1、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1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湿润(语见《庄子》)。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3、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炙手可热褒义还是贬义)。
4、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白话文:对百姓和蔼可亲,没有架子,百姓必然听从归顺。)
5、(正确示例)有些人为了金钱名利,可谓是绞尽脑汁,无所不至。
6、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7、(正确示例)王小刚步入这门学科的研究领域还远未登堂入室。(炙手可热褒义还是贬义)。
8、(秒杀技巧)A。这道题的搭配出现在第二个横线处:对于“大自然”,一般使用“敬畏”,“敬畏大自然”是一个搭配。因此这道题选择A选项。
9、(秒杀技巧)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没有不干的坏事。含贬义。
10、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11、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________。
1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13、(反义词)慈眉善目、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世态炎凉
1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是错的。
15、示例: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最近因成绩优异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无独有偶,考入安徽大学的另一位同学也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16、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17、首当其冲 (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18、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不指某时。
19、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20、这个成语表示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出自《孟子》。
21、(秒杀技巧)手一接近就感到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含贬义。
22、误用示例:目前,又一名同案犯被抓获,其余的罪犯也将在劫难逃。
23、(例题)小李嗜好抽烟是不对的,但是有一个喜欢运动的爱好。
24、“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25、“空穴来风”是指传闻有一定根据。现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26、1越俎代疱: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
27、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8、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29、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30、示例: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31、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32、异: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
33、10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
34、骑鹤维扬( qí hè wéi yáng )
35、“不以为然”:觉得不正确。然是正确的意思。现多与“不以为意”混淆,被表示“不放在心上”。
36、C.口若悬河千奇百怪 D.自出自雷不伦不类
37、1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38、仗义:主持正义;执:坚持;执言:说公道话。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39、示例: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40、评头论足 (解释)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误用)常被错用于中性评议。
41、古体诗的称呼始于唐代,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诗称为古体诗。于是,后人沿袭唐人说法,把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按照诗句的字数,有四言(如《诗经》)、五言(如“汉乐府”诗)、七言(如曹丕《燕歌行》)、杂言(如李白《蜀道难》)等。古体诗押韵较自由。
42、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3、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44、本意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后用来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
45、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46、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47、中国古代诗歌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古体诗,另一类叫近体诗。
48、“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它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鸡”。
49、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50、(出自):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51、正确示例:被查克隆的出租车司机振振有词:“我也是养家糊口,职业不分贵贱。”
52、指的是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53、(秒杀技巧)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含贬义。
54、1虚与委蛇(wēiyí):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敷衍。
55、2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6、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57、在现代汉语中,“炙手可热”现在人们多用其来形容某(些)人或事物非常热门、抢手、走红、受欢迎、为大众关注等。可是追根溯源,“炙手可热”原本是一个贬义色彩十分鲜明的词:“炙”者,烤也;“热”者,烫也;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手一挨近就感到灼烫”,比喻权贵气焰很盛、权势逼人。
58、2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59、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60、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
61、(出自):加上他那黑而峻厉的面孔,颇使我望而生畏。孙犁《远的怀念》
62、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63、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64、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65、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66、成语解释: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67、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68、A.大言不惭惊世骇俗 B.夸夸其谈各式各样
69、(49)一团和气 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70、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71、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72、唐·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73、2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74、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75、在学习上,成语选择题在高考中占有不小的地位。
76、(例题3)当漂泊成为生活的主题,何止中秋、端午、重阳、清明——物质丰盛的同时,传统节日文化感也在不知不觉中_______,被大城市日益浓厚的商业氛围所__________。
77、(例题2)一部影视作品的热播,让地方政府和景区看到了商机,
78、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79、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80、起先只能用于帝王诏令、典章规条之类,后来应用渐广,但也仅能指真理或伟论,其规格甚高、褒义强烈。
81、1玩物丧志: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掉志气。
82、常被误解为:全力以赴提供帮助,不分敬语谦语。
83、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84、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85、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86、因而,从古到今,炙手可热都为嚣张跋扈之意,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了该词的本义。
87、他在单位里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招惹他,纯粹是自找麻烦。
88、1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