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2、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3、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4、(出处):北魏·无名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译文:古塔,宫殿,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排列着,很多很多。
5、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6、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向后退缩。
7、译文:挥镰收割响声齐,打下谷子高堆起。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梳齿。
8、现在,边界彼岸原来的稻田已为高耸的现代化酒店和鳞次栉比的工厂所取代。
9、面类,主要是各类冷面,蔬菜、肉类与面条加水一拌搅,也可以马马虎虎打发掉一顿。我观察到,韩国人爱吃大米远远胜于爱吃面条。所以,尽管“朝鲜冷面”在中国比较有名气,可是在韩国当地,却没有太多的食客光顾享用,只能算是韩国饮食中一个边缘化的品种。
10、(设计意图)加深对总分结构的理解,通过学生朗读活动,从形式上可以看出第一小组与其他组不同。这样学生更能理解,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是总分的关系,而不是和其中的一个自然段总分。
11、在汤饭类中,最普通的一种是大酱汤就紫菜包饭。一大张紫菜,将米饭与胡罗卜丝、火腿丁、黄瓜片等佐料团团包扎起来,捆扎成长度约为10厘米的圆柱型(大约为一个人一顿的份量),然后再切割成几小段,装盘,佐之以一碗大酱汤,几小碟泡菜,就成了最大众化的紫菜包饭大酱汤食谱。韩国城市的街道上,百米之内,必有专门经营紫菜包饭的餐馆。这表明,它的确非常受普通韩国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12、第汤饭。汤饭也是韩国饮食中的一大品种、一大特色。在中国,曾上演过一出韩剧,名为《妈妈的酱汤馆》,可见,吃汤饭,不仅仅是一种进食的方式,而且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
13、星罗棋布的湖泊,或碧波荡漾,或干涸凝固,意态万千。
14、徐志摩《悲观》:“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街道上尘烟里,生灵挤挤。”(《徐志摩全集》第1集)星罗棋布示例北魏无名氏《中岳嵩阳寺碑》:塔殿宫堂,星罗棋布。
15、数年后的我常常想起我家乡的那座小城,鳞次栉比的楼房、雨水的倒影和路边的洋槐、浓郁芬芳的白玉兰、褪色掉漆的木门窗、青砖的墙、沾染的青苔、阴暗潮湿的巷子,以及楼下院子里大簇盛开的山茶。夏日的夜晚,道路弥漫着水汽,生锈的铁栅栏上攀爬着藤蔓。那是我少年时期的故城,那是我与林尽杉独有的一座城,回忆一帧一帧地凝结,根深蒂固,永不幻灭。----周宏翔《少年们无尽的夜》
16、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17、道路宽敞整洁的道路,鳞次栉比的高楼,雨后清新的空气,济南高新区的春天日益透露出现代化新城区的气息。
18、(4)不胜枚举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shèng méi jǔ,意思是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为数极多。
19、(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因为在这个土坪上,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枣树林。”
20、这类拼盘的主食与菜肴,都是事先置办妥当存放在饭店的食品柜里的,现卖现拼,滋味当然比较平常,讲究美食之道的人是不屑于光顾这类餐馆的。然而,它能遍地存在,说明它也有独特的优势。这包括价格相对低廉(富人少穷人多,这是全世界的共同现象,韩国也不例外);用餐时间节约,随到随吃;有图案可作参考,可以按图索骥。这一点对那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特别重要: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就餐,根据拼盘图案的提示点餐充饥,相对比较方便。
21、截然不同:形容界限分明的样子。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22、寥寥无几: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23、在首尔,经营参鸡汤的餐馆也遍地皆是,据说以闹市区明洞以及青瓦台附近的“参鸡汤”最为驰名。我本人自幼就与鸡肉绝缘,所以没有口福品尝这道“美味”,但听说,参鸡汤大补,阳火虚旺的人最好少吃,否则虚火上升,牙龈疼痛,口角长包之类的症状很可能因食用参鸡汤而带出。为满足一时的口嗜而造成不必要的身体负担,这就有一些得不偿失了。
24、丰田汽车公司在加州的总部位于托伦斯,从我办公室的窗户向外眺望,目光越过405高速公路,直至远处的洛杉矶,那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断提醒我们自己每天所面对的挑战,就是向迅速扩展的城市地区,加入我们不断增长的汽车队
25、心无旁鹫、全神贯注、无忧无虑、四平八稳、精益求精、孜孜不倦
26、现在,五星级旅馆和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道路上挤满了车辆。
27、这时,我的目光越过司机的头部,看见一排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朦朦胧胧地出现在挡风玻璃的那一边。
28、站在高楼上遥遥远眺,只见远处的建筑物鳞次栉比,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辆穿梭,行人往来不断。
29、有的已是良田万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的是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有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的已丰碑耸立,让后人传颂敬仰……
30、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31、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第一小组的同学起立读,其他三个小组分别都是坐着读。
32、大字下面一排小字FirstClassLounge头等贵宾室,则是区别于隔壁就在65号登机口对面的BusinessClassLounge商务贵宾室。头等贵宾室由于准入条件更高,所以相对来说人也少很多。
33、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34、都市宽阔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交相辉映。
35、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36、喧嚣的市声,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用暧昧的言词叩击着受惊的心弦。
37、(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38、每天来我们小镇的人都来往不绝,就是因为我们的房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吸引了很多人。
39、奔赴有一些机场,就如同奔赴心上人之约一样,总恨不得早几个小时就到。HKG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40、这片土地上有着最美的风景,湖泊星罗棋布,植物生机勃勃,动物欢快奔跑。
41、出自:《诗经·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看那高处似城墙,看那两旁似发梳;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京都十二条大路两端,飞起的屋脊如鱼鳞排列。
42、清·王韬《瀛壖杂志》:“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
43、在韩国,饭馆食肆的主要工作,只是需要配菜而已,然后端到客人面前,由客人自己动手去烧烤或炖煮。在这种情况下,何来烹调技艺发挥的空间。所以,就韩国餐馆的厨师而言,连做西湖醋鱼、东坡肉、叫化子鸡、龙井虾仁这样的手艺都不曾具备(我是浙江人,总喜欢拿杭帮莱说事),更不必说能掌握做龙虎斗、满汉全席那般出神入化的“孤技”了。
44、徐志摩《悲观》:“登山头,望城里,只见黑沉沉的屋顶,鳞次栉比,街道上尘烟里,生灵挤挤。”(《徐志摩全集》第1集)
45、近观鸟岛上万千白鹭翱翔天空,湖面上岛屿星罗棋布。
46、其实在餐厅的出口处,也摆满了各色各样的杂志。
47、进门右望,仿佛置身于私人豪宅,而且这豪宅的主人还极有艺术品位。对称中的不对称,都安放了不同功能区域的小心思。螺旋式的沙发区域,保持了视觉上的蜿蜒的同时又保证了客人的私密空间,一个转角就是一处自己的小世界。右侧墙壁上的巨幅画作,恰好可供客人在等待左侧按摩空间时,或者只是像我一样在路过时,把这当成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博物馆空间,坐下来静静端详。
48、学生答:不能,“花团锦簇”,形容花儿非常的多,颜色五彩缤纷。
49、都市中的房屋鳞次栉比,人烟稠密,在环境方面,当然比不上乡村农舍的好。
50、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1、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者看待。
52、次日醒来,才发现鳞次栉比的原来不是摩天大楼,灯光,是从依山而建破旧的捆绑吊脚楼中透出来的。
53、漫山遍野的树,像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像鳞次栉比的天然屏障,像严阵以待的戍边将士。
54、老式的普通民居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要,成千上万的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各式各样的楼房鳞次栉比、应有尽有。
55、用这种前后对比的方式,让孩子理解了“花团锦簇”这个成语。
56、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57、尤其是夏天,满湖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