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曾国藩关于廉洁的名言)。
2、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3、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曾国藩关于廉洁的名言)。
4、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5、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6、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7、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家诫要言)正直清廉的家训经典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8、无为名尸,勘破幻妄也。无为谋府,无思也。无为事任,无为也。无为知主,地知也。然须定得性了,方行得四者,不然实行不去。庄子曰:“吾以无为为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大颠曰:“众人而不思不为,则天下之理几乎息矣。”应事接物只是一个情字为累,若无情则无累矣在,故曰圣人无情。
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1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1、133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12、☆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3、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14、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7、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9、☆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2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1、151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22、前面两个是关于为学的:“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训诂学是国学特有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主要就是考订文字的来源和含义,有一本著名的书叫《说文解字》就是这一学科的代表性著作。通读古书首先要做到的便是知晓每一个字的来源和含义,语句说的是什么,代表了什么意思,这样才能够深入理解,在今后加以引用的时候,不至于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23、1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24、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曾国藩
25、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26、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增广贤文》)
27、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2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29、曾国藩说“读书以训诂为本”。就是说,读书做学问,应该逐字逐词的了解意思,才能正确理解,而不至于曲解误解。训诂就是一种求真求实的读书方法。欲要学而有成,训诂是读书的根本。
30、188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31、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32、1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4、其实不仅仅是古书,我们平时看书阅读,也会经常遇到一些生僻字,一些不懂的地方,有的人又一过了之,根本不去查它的读法、意义,从而失去了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这不是良好治学的态度。第二句讲做诗文以声调为本。在吟诗作对的时候要强调平仄之类的读法和韵律规定,这样才会让诗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别人感觉到文采斐然。
35、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36、1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7、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38、5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39、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40、1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41、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4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3、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44、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45、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46、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47、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48、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49、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50、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51、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52、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53、宋 岳飞: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释义:文官不贪图钱财,武官不贪生怕死,国家就会太平兴旺。
5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5、24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56、3)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57、9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
58、1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59、11)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60、☆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