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来,鬼知道是什么原因,群斗成了两个动物间的竞争,一个是老鼠,一个是黄牛。黄牛提议说,咱们口说无凭,还是让人类做个裁判,看看咱俩谁大。
2、解释:比喻荒诞不经之事。事火,指祀火为神;咒龙,指咒龙请雨。
3、之所以想起狗和老鼠,是和成语密切相关的。想起成语,我想起了小外甥女。还在上小学的她,收到了我的一份礼物——成语词典(现在想来,真为她有这样的舅舅而感到悲催,糖果和玩具才是最好的礼物)。但后来有一天,她向我抱怨说,成语看着好枯燥,怎么都学不会啊。
4、其次,它们是喜庆的代名词。古往今来,大多以龙凤呈祥、龙凤良缘来祝贺阴阳和谐、新婚之喜。
5、牛和马要一块儿排除。它们两个都是牲口,但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主内的,耕田犁地,拉磨赶集,主外的,长途跋涉,战场飞驰。它们虽用处极大,但终究长相不可爱,没有成为宠物的基因,在与鸡、狗的PK中完全不占优势。
6、由于牛敦厚老实,任劳任怨,关于牛的成语,很少有贬义的。九牛二虎,是说力气的;牛头马面,天知道老实的牛咋被阎王爷相中,错在阎王;老牛吃嫩草,这个本来是很正常的,哪只牛不喜欢吃鲜嫩的青草呢,但现在却被大叔爱上(上是动词)萝莉的现象祸害不浅。
7、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8、(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的九条小龙,外貌性情皆有所不同。比喻人各有所好,不全然相同。
9、龙之所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是因为与华夏文明的形成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
10、拼音:zhìzhàngchénglóng简拼:zzcl
11、而十二生肖,除了从没被考证过的龙,和其它极个别的动物外,绝大多数都是家禽家畜。哪种家禽家畜在成语里被借用得最多,便说明它们和人类生活贴合得更近,从情感上和人类更为亲密。
12、寓意:黔地无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放牧在山里。老虎看见驴是个庞然大物,以为是神,老远就躲开了。后来逐渐靠近,加以戏弄,驴大怒,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透驴的本事不过如此,就把它吃掉了。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再无办法了。
13、寓意:《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14、鸡是我今天的重头戏。因为鸡不仅给人类打鸣,给人们生蛋,给人们贡献肉体,且给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成语。比如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啦,比如呆若木鸡,鹤立鸡群啦,比如牝鸡司晨,闻鸡起舞,一地鸡毛啦。
15、最后,文章底部点亮“在看”,并且“点赞““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们!
16、成语出处: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僧繇画之…又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就这等山珍海味的小题大作起来;还可以说画龙点睛。”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车水马龙,读音为chē shuǐ mǎ lóng,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
19、叶公喜欢龙,衣带、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而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20、(鹤骨龙筋):指瘦挺虬曲的样子。出处宋·苏轼《孤山二咏·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21、寓意: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2、寓意:据说古代有个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23、蛇吃老鼠,老鼠憋死象。小时候,曾玩过十六个纸牌的方格游戏。大象最大,几乎能吃一切,却不能耐老鼠何,这便增加了游戏的悬念和难度。
24、(画龙点睛)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25、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十二生肖里,鸡和狗,关系真是不一般。我说的不一般,是从成语层面上来说的。搞研究的,或知识渊博的,且莫攻击我学识短浅,满嘴胡说八道,我这篇文章不过是戏文,连自己都不当真,大家又何必较真呢?
26、(骊龙颌下取明珠):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27、出处: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