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2、答:朱子家训立意高,但又通俗易懂,也很适合当今社会,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继续被弘扬和传播,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其中所倡导的一些观点和认知,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利帮助。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4、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场上,暴风少年登场。我们的小勇士势不可挡。(劝人礼貌的名言警句)。
5、答:平时游玩什么群体都有,年龄的跨度也很大,老中青少的都有,但青少年比较多,平时也会接待一些学校组织的学生团体。也有外省来的旅游团。
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7、朱熹在《家训》中还强调指出,“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侍奉师长应当有礼貌,对待朋友要讲信义,遇见长者,应当尊重,看见小孩,应当爱护。做到“处事无私仇,”“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人们无论贵贱贫富,年龄大小、高矮胖瘦,都要和谐相处。社会上的每个人如果都能这样做,那么就会建立一个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
8、10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9、劳苦而不自我夸耀,有功绩而不自认为有功德,这是非常敦厚的态度。
10、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11、有两种和平的强大力量,那就是法律和礼貌。——德国
12、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爱默生
13、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14、②对一个人而言,知耻,才能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朱熹说:“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知耻,能保持操守,约束己行;知耻,能反省自身,知错就改。
15、嫁女儿,要为她选择有教养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16、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了他人生中抹不去的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17、善良的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的人不良善。
18、③利用“质疑读书法”,能打破知识旧框框的束缚,促进新的发明和创造。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过:“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毛泽东经常告诫人们不要迷信书本,不要盲目读书,要善于发现问题。他每看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总能提出一些令人思考的问题。他在大量的读书批语中,提出过许多新颖的见解和主张。在阅读过程中,毛泽东没有被某些条条框框所束缚,而是在质疑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指导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由此看来,质疑是读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质疑能否定旧的传统观念,也能产生新的科学理论。
19、第社会转型期,古今中西价值观念的冲突对亲子、夫妇、家庭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冲击。如:近年来,中学生徐力杀母事件、北大学子吴谢宇涉嫌杀母潜逃事件,北大毕业生出国留学六年拉黑父母,与父母无任何联系,在全社会掀起极大的反响,对家庭的稳定和和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0、 在我们中场还有给观众的福利,现场互动抽奖活动。
21、②任何不尊重孩子的棍棒教育,都是违法的。我国的《教育法》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义务教育法》一再强调要尊重和爱护学生。《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家长和教育者所谓的“爱心幌子”再动人,也不能将教育法则建立在违法乱纪的平台上,只有教育行为合法、合情,才是好的教育。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和“源”,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正统地位,是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因此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仁”“义”“中”“和”四个字。”而《家训》也是以治家为本提出为人要乐于助人、生活严谨、以礼待人、明辨是非等主张,这一点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谋而合,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学习《家训》中的核心思想有青少年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建设,有利于营造道德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提供文化支持和精神支撑。
23、②,即君子风度。著名文学家夏衍病危时,秘书看到他十分难受,就说:“我去叫大夫。”正当秘书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在生命垂危的关头,夏衍仍然没有忘记用礼貌的语言表示对他人的尊重,这种君子风度,堪称楷模。
24、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25、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26、200、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27、释:做事之前考虑不成熟,到后来就可能发生大灾祸。
28、近年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一些中央媒体如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等对家风家教的宣传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和好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12日在接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也指出了要“三重”:即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家庭?家庭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究竟是如何的?家教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家训、家教、家风对立德树人又能发挥哪些作用?这是我们本次讲座要加以探讨的问题。
29、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礼貌待人的名言警句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夸美纽斯
30、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3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诉求。对君子晓以大义,对小人用利益诱惑。对待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32、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33、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脚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文章好手,必须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34、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三岁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35、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遭罢了。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36、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国赫尔岑
37、 童年是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最美丽的花朵在飘香;童年是最快乐的地方,那里有最快乐的歌声在飞翔。孩子们用他们的舞蹈来表达。
38、⑤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给我以生命,让我得到一次享受生活的乐趣、享受人生百味,享受生命美好的机会。
39、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40、真正的礼貌就是克己,就是千方百计地使周围的人都像自己一样平心静气。--蒲柏
41、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莎士比亚
42、10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43、释义:要想招引游鱼就得先通水,要想招引飞鸟就得先种树。
44、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45、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6、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上的巨人。——郭沫若
47、父母在子女面前有威严而又能关怀爱抚他们,子女就会对父母敬畏、谨慎而孝顺。讲父母对待子女应有的态度时,此条可作参考。
48、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49、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50、⑥君子风度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遗产之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如果人人都能洞悉新时代背景下君子风度的内涵,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践行,我们的社会无疑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君子风度这一古老的风尚也必将历久弥新,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5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2、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53、(释义)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前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先计划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做人的道理能够事先决定妥当,就不会行不通了。
54、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55、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56、看到美貌的女性而起邪念的,将来报应会落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