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到其实的水军了吗?皆知东吴的水军是三国中最厉害的,也是其赖以鼎足江东的根本。所谓最强之处,通常也是最弱之处。显然若想破东吴,则必先败其水军。曹操为对付东吴水军,曾锁船,结果还是换来了赤壁惨败。
2、在此基础上,除非主动将打下的荆州归还给刘备,不然蜀汉和东吴之间的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了。由此,孙权这边只能选择向曹操称臣,也是防止刘备和曹操联手。在当时,如果刘备和曹操联手进攻东吴的话,即便陆逊超神发挥,也难以保证东吴可以躲过一劫。同时,在孙权杀死关羽后,汉献帝刘协依然在位,也即从名义上来看,孙权和刘备仍然是汉献帝刘协的臣子。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代表了东汉朝廷,此时孙权向曹操称臣,并上报自己的战果,也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3、与当年刘备大军进逼益阳和孙权谈和时已不可同日而语。
4、而孙权为了自已的利益思考,制定了夺荆州的方案,既然要夺荆州,怎么处理关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三国志上说孙权起初招降关羽,关羽假意答应,但暗中逃跑了,实际上孙权早就计划夺荆州杀关羽了,孙权明知道关羽不会归降,要知道曹操对关羽那么好,关羽尚且不降,关羽的忠义天下皆知,难道他孙权不知道,当然知道,孙权早就安排了人手去截断关羽的后路,关羽被抓后即被斩首,没有孙权的直接命令,谁敢杀关羽。那孙权为何一定要杀关羽呢?放他回去不行吗?
5、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大合集!!!力荐《墨菲定律》,助您高效而深入地——拓展认知心理;改善思维方法;提升生活、工作格局......
6、(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多用于比喻句
7、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拿得起,放得下
8、为什么算命先生有时说的很准?莫非他们未卜先知?
9、扮关公的不卸装————谁没见过你这个红脸大汉;谁没见过你个红脸大汉
10、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1、关公战秦琼——乱了朝代;挨不上;七错八搭;胡扯八诌
12、谈话定律:最使人厌烦的谈话有两种,一是从来不停下来想想,另一种是从来不想停下来
13、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于关公的歇后语2关公面前耍大刀——自讨没趣
15、关公门前使大刀————献丑;不自量力;显丑
16、孙权杀死关羽,是因为招降不成功,不得不杀,其实骨子里,是想找回当初的颜面。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句话,叫做“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虽然,此时周瑜、鲁肃都已经去世,但是外事还有吕蒙掌控,更关键的是,管理内事的张昭还健在。孙权既不问吕蒙,也不问张昭,自己直接做主,就把关羽杀了,有点不合常理。
17、世界上有许多神奇的人生定律、法则、效应,运用这些神奇的理论,我们能洞悉世事,解释人生中的诸多现象,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指导我们如何去做,如何改变命运。
18、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自己工作很尽力,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或者收效甚微?
19、图荆州之地。荆州之南郡,扼守长江上游,顺江而下可直取东吴,长江是东吴的命根子,北抗曹魏也是依靠长江,而上游掌握在刘备手里,显然对孙权是极大的威胁,刘备弱小的时候,孙权觉得不以为然,所以借了荆州,刘备一旦强大起来,在孙权眼里就是最大的威胁,所以对于荆州,孙权必取,一旦取了荆州,必然与刘备开战,这孙权早就想过千万遍了吧。
20、(解释):佛教语,用短柄刀直接刺入。比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后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21、孙权取得荆州之后,没有把这位勇猛的武将关押起来,软其心智使他投降。而是直接放出命令杀死关羽,孙权为什么这样做呢?无论吴国蜀国当时怎么扩充实力,但都无法比过当时的魏国,两国相斗必然没有好处。刘备攻打吴国时,还曾向蜀国发去求和书,不愿意失去和蜀国的联盟关系。
22、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敌我不分;念在旧情
23、三国时放还俘虏的情况并非没有,如袁术大将桥蕤,刘备零陵太守郝普。和处决关羽的区别在于,吕布和当时的孙权还不想把事情做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