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句摘抄网
菜单
句子大全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美文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叔本华哲学(简短116句)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3-23 01:58:47 点击:59次
好句摘抄网 > 句子大全 > > 叔本华哲学(简短116句)

叔本华哲学

1、“在黑格尔派谈康德哲学的文章中,竟遇到一些真是难以相信的神话。如何教那些从才茁芽的青年时代起就被黑格尔的胡扯扭伤了,损坏了的头脑,还能够追随康德那种意味深长的探讨呢?他们早就习惯于把空洞的废话当作哲学思想,把最可怜的诡辩当作机智,把愚昧的妄谈当作辩证法。”

2、“思辨的思维唯在于思维把握住矛盾并在矛盾中把握住自身。在于从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或者说乡在否定的东西中把握肯定的东西。”

3、在1858年写作《特里斯坦》的第二幕时,瓦格纳病倒了,我再一次拿起我所熟悉的叔本华的书,作为恢复精神思想的方式,就像我一向经常做的那样。然后我就感到放松了,因为我就可以运用叔本华所提供的工具,解释他的体系中那些折磨人的断层。(叔本华哲学)。

4、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5、事实上,要理解维特根斯坦的一些论题,熟悉叔本华哲学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维特根斯坦很多时候是直接思考、发挥叔本华的论题,甚至所用的比喻、词语也完全是叔本华的。

6、叔本华认为,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的感受如何。

7、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8、你看水,面对任何环境,都能泰然处之,都能慢慢悠悠溜过去,是深坑还是万丈深渊,还是河流,还是池塘,它都能泰然处之,流过去。

9、如今仍然活跃在直播界的Pis,也曾与方丈ZSMJ共同组队参与TI海选,但是遗憾落选。不是水平不行了,而是作为“寄生虫”的脑子已经忙于为人体的“意欲”所服务,不能一心一意跳出“世俗”而让其游戏能力达到天人合一的水平。

10、总的来说,欧洲近代哲学都属于理性主义的哲学,即使是完全立足于感性之上的经验派哲学,在更广义上都是理性主义的,其特点就是把认识论作为哲学的基础,把哲学视为一种最高的科学、科学的科学。不过,在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中,也已经有某种非理性主义的因素在悄悄地生长,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力图把非理性的东西如情感、直觉和意志纳入到理性中来加以规定和考察,但不是作为一般的认识对象,而是作为更高级的、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认识的对象。如帕斯卡尔的“敏感性的精神”、莱布尼茨的“模糊知觉”、费希特的“理智自观”、谢林的“艺术直观”,甚至黑格尔的“思辨的理性”都带有某种非理性的倾向,但最后又终于通过某种更高的理性、特别是上帝的无限理性而被归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即理性的最高阶段所能够完全把握的一种知识。另一方面,非理性主义因素还表现在对认识能力本身的限制之上,即表现在某种形式的“不可知论”上。如休谟的怀疑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都暗示了在科学和知识之外别有洞天,人的认识和实践是两个不可通约的领域。但他们仍然把实践的领域看作服从理性(日常理性和实践理性)的一般法则的,虽然不是认识的理性,但仍然是某种实践的知识。在这里,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种倾向的一个结合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或实践活动既保存了认识论的含义,但又不能归结为认识论而是同时具有自由的创造性的本体论内涵。知、情、意在马克思这里还保持着一种古典式的和谐,因而蕴含着后来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但比马克思更早的叔本华,则已经在与黑格尔摆擂台,表达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异军突起,并宣布了与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公开决裂和对立。这种对立并不是双方的完全隔绝,而是理性主义因素和非理性主义因素两者的结合方式的彻底改变和颠倒,即“理性主义是在把理性绝对化的前提下来考察意志等因素的,它力图把意志作为理性的一个环节、特殊的形式等等”,而非理性主义则“把意志本身绝对化,在此基础上来考察意志的本质和作用,理性仅仅被当作从属于意志的工具”它们的共同源头,则要追溯到康德。叔本华的哲学正是返身回到康德而从中引申出了一条不同于理性主义的非理性主义思维路线。

11、他不仅在柏林大学讲台上要与黑格尔比个高低,而且在学术上也要与黑格尔决一雌雄。

12、好了,我们还是回到叔本华的哲学,所以,叔本华在讨论表象之前,首先确立了这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对立。(叔本华哲学)。

13、莫泊桑的传记作者依诺图斯告诉我们,莫泊桑承认自己是叔本华的崇拜者。莫泊桑对形而上学说的好奇,由于读了叔本华的著作而大为增强。叔本华的哲学还成为了莫泊桑的现实、感性的故事、小说的潜流。

14、一个认为主体不能把自身当成对象,主客都不能被实在化,继承了康德的现象从属于物自体、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的结论,进而提出的“意志” 是一种超越主客分离的某种活力或倾向。

15、“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努力做到最好。一个人在这方面越努力,那么他从自身发现快乐源泉的可能性越大,而他的幸福度也就越高。”

16、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开创了唯意志主义哲学及生命哲学流派。他的哲学探讨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事物是意志的现象或表象,意志与表象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怀世界的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就是意志的表现,意志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总是追求这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就是痛苦。

17、叔本华(AuthurSchopenhaur,1788—1860)是唯意志论哲学的始祖。他出身于但泽(今属波兰)一个银行家家庭,1809年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后对哲学感兴趣,1811年转入柏林大学专攻哲学,听过费希特的课,1813年以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博士学位。因家境富有,他不必为生计奔忙,一生潜心著述。只有1820年和1826年两度试图在柏林大学开课,均因找不到听众而失败。1819年,他出版了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但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三十多年后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哲学的价值,他的声望在他70岁时达到顶点,两年后他死于肺炎。

18、友谊就好像传说中的海怪,大家绘声绘影,可是却仍有待证实。想要拥有一位如圣经所言比亲兄弟更亲的朋友,可能比一睹尼斯海怪的身影还难呢!

19、“在彻底取消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于那些意志已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无。”

20、“意志这个词儿,好像一道符咒似的要为我们揭露自然界中任何事物的最内在本质”。

21、虚荣是如此平庸粗俗,而美德极为非凡杰出。假如一个人看起来好像是在自我炫耀,尽管他做得十分隐蔽巧妙,人们也极可能认为他纯粹是出于虚荣心而夸奖自己,并且还会认为他居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多么像一个十足的傻瓜。

22、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的社会,想活的明白,心静者胜出。况且人追钱也是追不上的,不如丰富内心的品质,你提高了内在的能量,其他一切自然会被我们所吸引。

23、倘使遭人忌妒,你就应当与心怀妒意的人保持一定距离,并且,尽一切可能不要与之发生联系。这样,在你与他们之间便形成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一点若做不到,那么,就泰然自若地迎战他们的攻击。在后一种情况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最好的办法。一般来说,人们都是这么做的。

24、一个要求恢复传统的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一个认为直观的艺术优于思辨的哲学,要求把哲学艺术化。

25、第四部分是意志世界再论,叔本华再次探讨了表象和意志的关系,物质世界是表象,驱动力是意志,精神世界也是表象,驱动力是生命意志,生命意志也就是欲求,人生的本质受意志驱动,叔本华在这一部分也谈到了很多人生和伦理话题。

26、叔本华这种唯意志论或意志第一论,包括如下一些主要论点:

27、可以说,他俩的哲学思想核心本质不同之处在于:

28、读书必须思考,否则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同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永远表现为某种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

29、就好比我读过叔本华一段语录,至今都记在了心里,叔本华说过:“只要时机成熟,条件允许,人人都想作恶的。”

30、“康德对这些二律背反不是从概念本身去把握,而是从宇宙论规定的已经具体的形式去把握。为了使二律背反纯粹,并用它们的单纯概念加以讨论,所采用的思维规定,就必须不是从应用方面去看,也不混杂着世界、空间、时间、物质等表象,必须除去这些具体质料,纯粹就其自身去考察。”

31、可见他们对康德哲学的不同方面的强调所带来的巨大的分歧,恰恰代表了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之间在某些观点上的根本的分歧。

32、(4)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3页。

33、事实上,每个人在本性上,也都有某种邪恶的一面。即使最高尚的性格,有时候,也会因其堕落、腐败的特性而使我们感到吃惊,好像它和人类是密切相关似的。

34、人们常常因为欲求钱财,甚于其他或嗜财如命而受到谴责,但这是很自然和不可避免的事。任何别的事物都只能满足一个愿望,一种需要。如若能够品酒,酒才是最好,如若生病,药才是好的一样,所有的好都是相对的,惟有钱才是绝对的好。因为钱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对于某一特殊事物的具体需要,而且能够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

35、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36、与黑格尔不同,叔本华着重强化康德的反理性成份,抛弃或改造了康德的理性辩证法,从而建立了以主观意志为本原的反理性的哲学体系。

37、叔本华认为,当一个人很少或几乎没有经验时,他必须借自己先在的知识去进行判断,并且,在需要加以判断的事物中,先在的知识与经验相比决不在同一水平上。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先在知识意味着他们自己的自私自利观点。这与那些品质和精神都高于普通平民的人的情况不同。严格说来,就他们的非利己方面而言,他们与另外一类人大相径庭,当他们以自己的高水平去衡量、评判别人的思想和行为时,结果,往往与他们的预测不相符。

38、但理性对所有知觉者的主体有一种反作用力,人类自认为凭借着理性能力,要优于没有理性的低等动物,但人类的痛苦也比它们更多,更敏感。它们只活在现在,而人类除了活在现在之外,还活在过去和未来。

39、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中依次探讨了这四个知识领域的层次问题;而第二篇“世界作为意志初论”则说明在这些表象底下实际上就是意志在起作用,它们都是意志的客观化的结果。表象世界按照其不同层次等级而构成了从矿物、植物、动物到人的不同阶段,但它们都是意志的表象,只不过有的是盲目地表象出来,有的是自觉地表象出来。人则具有最清晰的意志表象,最有资格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因为他有自我意识,能够通过自己对意志的领会来理解万物,直到最盲目的无机的机械物体的运动,从中看出意志的作用,从而认出自己的本质。万物的表象与它们的意志都隔着遥远的距离,只有人的意志与他的身体表象显示出同一性,即他可以支配他的身体,身体是意志的客观化。人由此理解到其他事物(包括自己身体中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部分)其实也是意志的客观化,从而使自己的意志不再被局限于自己个人来理解,而是被扩展为世界万物的统一本体。所以我们不能像机械论者那样把万物还原为最盲目最低级的无机规律,而必须倒过来,把最简单的无机物及其运动都归结到人在最高层次上所领会到的意志作用。所以对世界的认识和科学知识并没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只是“从意志自身产生的”一种“辅助工具”,“认识和身体的任何器官一样,也是维系个体存在和种族存在的工具之一”,它是“命定为意志服务的,是为了达成意志的目的的”。(3)所以这一篇的结论就是:“我们生活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按其全部本质说,彻头彻尾是意志,同时又彻头彻尾是表象”(4)但表象是相对的,是这个世界的假象,如同印度哲学所谓的“摩耶之幕”,而意志才是真正的自在之物。

40、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是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理念,在叔本华这里理念也是超出一切现象和根据律(充足理由)范围之外的,它是“自在之物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体性”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所以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由于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去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在这里“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即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已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也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本身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6)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天才。天才如同疯子,他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因而摆脱求生的意志,而让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审美也正由于摆脱了意志,因而也摆脱了意志所带来的痛苦,所以使人感到愉快,审美快感是不带意志的快感。为了说明自己的美学观点,叔本华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各门艺术的原理,显示出他对建筑、美术、雕刻、戏剧、诗歌、小说等等的全面而丰富的修养,但最为他所重视和推崇的还是音乐。他甚至认为:“人们既可以把这世界叫作形体化了的音乐,也可以叫作形体化了的意志。”(7)

41、叔本华认为,一个人肯定能在他人身上,看到人人所共有的,人的本性是庸俗的,器量小的与卑鄙的成分;在此,每个人对他的同胞都有所了解;一个有胜过另一个人优点的人,看不到其他人的优点,看不到超出他自己拥有的东西以外的任何东西,因为他骨子里想看到的不过就是这个范围的东西而已。倘使有任何使他困惑的事情,它将带给他一种模糊的,夹杂着愠怒的恐惧感,因为它超出了他的理解力,所以与他志趣并不相合。

42、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

43、当我们被极大苦痛摧残、折磨的时候,外界的反应会让我们痛心地发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冷漠的,是自行其道,与我们毫不相干的。纵使如此,我们还得而且必须是若无其事地进行成千上万的活动。

44、“世界除了表象和意志之外,就不能再是别的什么了。任何人都能看到自己就是这意志,世界的内在本质就在这意志中。同时,任何人也能看到自己就是认识着的主体,主体的表象即整个世界。”

45、他们的爱总是自私自利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过去为赢得这种爱而常用的手段并不总是使我们引为自豪。

46、在一个社会中,令智者恼怒的是“权利平等”,因为这些权利直接导致人人都可以自命不凡,那是大家喜爱的;而在自然情况中,才智上的差别就意味着所拥有的社会权力应该有相对的不同。理想的社会承认任何类别的要求,可就是不重视才智,把才智视为违禁品。人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愚蠢、乖戾和鲁钝都表现出无限的耐心,具有才华需要获得他人的赞同,否则需要完全深藏起来。

47、“无论在什么地方,哲学除了解释和说明现成的事物,除了把世界的本质,在具体中的,亦即作为感知而为人人所体会的世界之本质纳入理性的明确而抽象的认识以外,不能再有什么作为。”

48、知性就把无意义的粗糙的感觉变成灵敏知觉。眼睛、耳朵或双手所感到的不是知觉,而是知觉材料。知性从结果推导到原因,世界就表现为在空间中展开的知觉,在形式方面有变化,可是在物质方面始终没有变化;因为知性把时间和空间结合于物质观念之中,结合于因果活动之中。

49、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

50、其实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承接了叔本华的那本《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也就是我们前面结果过的,表象世界遵循的四种规律或者四个原则:因果律、认识律、存在律和动机律。叔本华认为,表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知觉表象和抽象表象,这四种原则只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表象而已。

51、但是当我们说到表象的时候,其实也就默认了一个表象的观察者,也就是主体。

52、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即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伟大天赋的人在世俗智慧和人事关系方面的知识显得奇缺和匮乏。在他们年轻时更是如此。因而,很容易被人欺骗或被引入歧途;相反,普通大众在立身处世方面,则更容易获得成功。

53、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境界,只能把人们真正引向地狱。

54、幸福既是一种外部暂时的物质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

55、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56、我试着理解: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不依附于任何人、不期待、不奢求任何事。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灵魂,和追求自由的勇气,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活出自己的人生。

57、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

58、值得一提的是,知性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举个例子来说明感性,知性,理性的区别,我把手伸到火苗上,感性告诉我,手很痛;知性告诉我,下次不要再把手伸到火上了,注意这里运用了因果推理;而理性告诉我,马上去拿冰袋冷敷一下,不然会发炎等等。

59、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生有充足睿智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60、简单介绍了这本书的大体内容,接下来,我会分几期内容来分享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先聊聊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主体和客体。

61、经上天给予更多智慧的人是最快乐、幸福的,所以主观因素比客观条件对我们的关系更为密切。客观作用无论是哪种,对我们的作用都是间接的、次要的,而且必须经主观因素,才有着落。

62、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63、在叔本还看来,能够促进心情愉快的是健康,而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健康,因为惟有健康方能绽放出愉悦的花朵。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

64、本能是一种先天给定的行动规则。一个人出于本能的行为往往不同于任何其他行为。在出于本能的行为中,关于行为对象的认识跟随于行为其后。我们有可能对行为所指的对象一无所知,然这种无知对于达到它是必要的。另外,倘若某行为是出自理智或理性的运用,那么,认识本身是为了完成一个预定目标而谋划的。所以,正是这种依据理性规则的行为可能失去其目标,而本能则是万分可靠的。

65、长期以来,有不少哲学家总是把时间、空间的有限与无限,世界的简单和复杂,必然和自由等等截然分割开来,视为毫无联系或水火不相容的东西。

66、理智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现在与将来之间找到平衡点,以免由于过多的关注其中之一而损害另一个。有一些人仅仅生活于现在,也有一些人总沉湎于未来,总是愁思满腹,忧心忡忡。很少有人能在这两点之间保持平衡,那些寄希望于未来,为之奋斗并仅仅生活于未来的人,他们始终急急忙忙,紧追不舍。那事物总是恰好在他们的前面,而他们则一直试图得到它。此种人就其整体存在而言,他们置身于一种恒久虚幻的情景之中,始终不断地生活于一种短暂的临时状态,直到最终走完其人生的旅途。

67、通常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痛苦的感受一定大大多于快乐。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人生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才能解脱痛苦?对于这些问题,有一个人早在19世纪初叶就作了系统而深入的回答。他就是德国天才哲人、生命哲学的鼻祖、有悲观主义大师之称的叔本华。

68、因此,还是让每一个人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没有固定的工作,也没有确定的活动范围,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长期的动荡不安给人造成了极度痛苦,因为缺乏那种被称作占有的东西迫使他超出了自己正当的活动范围。努力吧,与困难进行博斗!这就是像老鼠那样孜孜不倦地奔忙于地下的本性一样!满足他的全部欲望,是某种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持续太久的愉悦往往导致一种停滞感。倘若一个人没有振奋自己的机会,就应当尽可能创造机会,并且,依据他个人的能力和嗜好决定自己是去打猎还是玩台球,或者受他本性中这种不可怀疑的因素引诱,将与某人发生冲突,或策划一项阴谋,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结束那令人难以忍受的死气沉沉的静止状态。这一切,正如我所言,当你无所事事时,很难保持悠然闲静的心情。

69、世界的存在,是以“我”这个主体为前提的,没有“我”这个主体,那作为客体的世界,存在就没有意义,或者根本谈论不上存在或者不存在,当然这里的“我”只是一个广义上的主体。

70、叔本华认为,具有内在财富的人,无需外界的帮助便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之开花结果,也就是他得以享用自己的财富。总之,他需要在一生中的每天每时,能够保持“真我”。如果他有天分给全人类留下他的独特思想,那么只有一个准绳决定他是否快乐,他能否充分发展他的才智,完成他的作品,其他都不重要。因此,古今的伟大人物,都不受打扰的闲暇,看作跟自身那么同样有价值。

71、倘使你坚信这个真谛,你就会根据这种真谛来调整你对未来的祈望,就不会再把人世间大大小小令人不快的事情,如人的痛苦、忧虑和苦难等,看成不正常的或不规则的了,而且你还会发现一切事情将以原本的样子呈现于世上,在那里,我们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赎回他生存的罪孽。

72、是物极必反,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痛苦和幸福,也都只有刚刚好的时候,才能持久。就好比人生既有痛苦,又有幸福,这样便是最好的。

73、人生好比一次旅行,沿途定会看见许多美景,只是其景色跟刚开始时有所不同,当我们去靠近它时,它又有变化,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就是真实的人生,今天将成为昨日,昨日已成为历史,每一刻都在变化,对我们的愿望而言,更是如此。我们时常能意外地找到那些别的比我们所要寻求的更好的东西;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往往不在我们着手寻找的那条途径上,因此,我们找不到期望的欢乐和喜悦,惟一给予我们的,只有经验、世故、知识。而这是一种真正的、永恒的幸福,不是短暂的,只在幻想之中才有的。

74、“只要我们一直是纯直观地行事,那么,一切都是清晰的、固定的和明确的。我们既已确信直观是一切证据的最高源泉,只有直接或间接以直观为依据才有绝对真理”。

75、人生快乐的两大仇敌是痛苦和烦闷。事实上,人生的过程似乎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剧烈摆动。

76、人一到这个世界就肩负着原罪的重压。并且正是由于我们必须时刻地救赎我们的罪过,才使得我们的生存是如此悲惨,惟有死亡才是我们苦难的终结。

77、《论天才》指出,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摆脱了“意欲”的控制。他们通常表现为无欲无求,行为古怪,不拘一格。因此,不需要思考如何讨生活、讨女朋友的“天才”的脑子,就如一面理性的镜子,能反映出客观的宇宙。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无用”的,是一般人看不懂的。但是,这正是一种“艺术”。

78、一个人在其人生旅途中随时准备做并且做到下面两件事:一是防患于未然;二是豁达大度。防患于未然使他免受损失和伤害,豁达大度使他避开冲突与争吵。

79、《道德经》里说:“散则为器,大制不割”。意思是:真正的器具,真正的大格局,都是无边界的,边界越多,被分割得越多,标准就越多,我们的思维障碍就越多,跟日新月异的世界无法兼容,眼里全是各种条条框框。

80、“‘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

81、表象世界只有通过知性才存在,也只对知性才存在。

82、只有幸福的人,才会把无关痛痒的小事挂在心上。

83、c、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我们就像田野上的羔羊,在屠夫的注视下恣意欢愉。

84、黑格尔哲学思想标志着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则是非理性主义的开端。

85、上述四篇构成《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体系,其中第一篇可以看作全书的导论,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来看作第一部分,讨论认识论和“真”的问题;第三篇讨论美”的问题;第四篇讨论“善”和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各篇之间层层深入,最后落实为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样完整的体系颇有古典形而上学的遗风,形式上并未与理性主义哲学有什么本质区别。但叔本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在于他对生命意志的本源性的强调,虽然仍然要以认识论和自然哲学为自己开路,却已指示出一条与传统理性主义哲学截然不同的致思方向,它直接影响了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尼采,并对弗洛伊德有启发作用。 

86、读过哲学著作的人都知道,哲学家在讨论他们的思想的时候,靠的其实是逻辑。他们往往有自己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过程。叔本华也是这样一步一步推理得出自己的思想和结论的。简单的认为叔本华就是受了佛教的影响,才有了这样的一些学说,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87、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变看法,但目前我敢肯定:叔本华是无与伦比的。你说过叔本华就某些哲学问题写过一些东西,并且还写得不错。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写出了一些东西?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个世界啊,那种清晰和美感令人难以置信。

88、我们的性情是如此暴虐,以至除非把一切所引入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且强使人人都同情我们。否则,我们是不会感到满足的。获得这个结果的惟一办法便是赢得别人的爱。然而这有些困难,于是我们时常选择捷径,把我们的苦恼负担泄漏给那些并不相干的人们,他们往往带着无限的好奇心,他们愿意倾听你的诉说,但是他们并不会去同情你。

89、一个人活着没有痛苦,便是好事,不惊不喜,便是泰山崩于前,都能泰然处之,这样的处事态度,便是道,便是水。

90、“构建幸福的基础越简单,幸福就越不容易倒塌,因为基础越简单、发生变卦的可能就越小;相反,如果你的生活需要太多的因素才能构成幸福,那么随便一个因素的失却,都会造成你幸福的倒塌,这和建房子是相反的。”

91、b、对待动物残忍的人,对待人也必不会仁慈。

92、喜欢哲学的人,都知道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哲学家,叫叔本华,而且叔本华很多关于哲学语录句子,也影响着很多人很深远。

93、他说,如果在自身之外寻找幸福,焦点会在“外在”奖励上,即金钱物质地位或赞许。得到后会感觉很好,但幸福感很难持续,不如将焦点放在内在奖励上,为自己创造长久稳定的幸福,通过投入周围世界产生的积极情绪个人优势和社会联系获得幸福感。

94、前者让我们不受损失和伤害,后者可以使我们免于争论和口角。

95、我们只有正视痛苦、忧虑、恐惧,才有所感觉;反之,当你平安无事、无病无灾时,则毫无所觉,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一般迫切,但愿望满足后,则又像吞下一片食物的瞬间一样,仿佛知觉已停止。

96、(5)叔本华著,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4页。

97、叔本华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一个可能途径。他更偏向于内心的探索,反映当时社会开始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是意志哲学的先驱。

98、也看到了幸福和痛苦、生和死的相对性,但从总体来看,叔本华这种唯意志论的人生观是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99、叔本华认为,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

100、叔本华认为,生存的全部痛苦就在于:时间不停地在压迫着我们,使我们喘气急促,并且紧逼在我们身后,犹如持鞭的人。但是,一定的焦虑、痛苦、烦恼对于每个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一条航船如果没有压舱物,它就不能保持平稳,也就无法正常行驶,人生同样如此。

101、在黑格尔看来,对思想王国,作哲学的阐述,即是说从思维本身的内在活动去阐述它,或说从它的必然发展去阐述它。

102、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103、意志的否定,包括禁欲和死亡(自杀亦在其内)。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愈是激烈,则痛苦愈大,即:

104、而叔本华在时间上几乎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学是属于未来的。正是他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出场揭开了序幕。

105、这样一对比,就很明显。一切好的,总是容易消逝,一切不好的,总是在持续肆意。这说明什么道理呢?

106、我们一直在观察着人类的邪恶方面,邪恶的景象使我们心头充满着恐惧感。人生的悲哀和邪恶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将会领悟到天地万物的永恒公正。因而,我们将会认识到世界本身就是对它的最终审判,并且,我们开始意识到,为什么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必须付出生存的惩罚,从生到死,莫不如此。

107、瓦格纳还说:“那个老人一点都不知道他对我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一点都不知道我通过他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108、“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谢,献给阿图尔·叔本华”。

109、不管怎么说,叔本华最后还是一个成功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叔本华摆脱了传统的宗教情操,他以悲观主义重新解释基督教。在他的意志和观念世界里根本没有上帝,不必使世界的邪恶与上帝的存在调和,那是另一个大安慰;叔本华的文体是19世纪德国人的典型文体,他不是一个创新的人,但是他的方法是适当地运用流行的习惯语并证明在德国可以用一种非专家的普遍读者所能了解的方式来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他替许多人明白表示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过去一向是隐而不现的,是一知半解的。

110、尼采思想反映了当时正在形成的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和愿望,主张艺术是权力意志的一种表现形式。

111、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喜爱和接受叔本华的思想,那是因为哈代本身就有自己的直觉和洞见,而这些东西与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不谋而合。此外,叔本华的思想为哈代自己的想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基础。这是研究哈代的英国学者贝里的观点。根据贝里所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读完叔本华以后写出的作品。这一作品与叔本华的悲观思想相当吻合,叔本华的名字甚至还在书中出现。另外,叔本华对音乐的见解还通过哈代对苔丝听到音乐时的描写反映出来。叔本华对催眠、哭泣等的见解也在这部书中一一以另一种方式重现。

112、叔本华在哲学上尼采在思想上都属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之人,都有想超脱的想法。

113、他把这部分称之为“实践的哲学”,而以前的部分叫做“理论的哲学”,他认为:

114、叔本华形容说,知觉知识就像太阳的直接光线,而理性的知识就像月亮的反射光线一样,知觉是最直接的、最原始和纯粹的知识,而经过理性的加工和概念的提炼之后,就会变得扭曲,而失去本真的样子。知觉是自足的,所以纯粹从知觉来的东西也是自足的,而且永远属于知觉。

115、因此,他的哲学观念中很多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唯物主义忘记考虑自己的提法其实我没注意到过在什么地方,但是按照叔本华的性格,唯物主义就是物质在一顿忙和,失去了意志,所以没有考虑自己。然而真实的唯物主义,是指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并在当代脑解刨学发展后转变为物质决定能量为第一相互作用。

上一篇:孔子的故事两则(简短53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孔子的故事两则(简短53句)
  • 自我调侃是什么意思(简短62句)
  • 关于春节的对联大全(简短30句)
  • 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名言(简短36句)
  • 孔子的故事作者(简短96句)
  • 中山大学校训出处(简短52句)
  • 关于读书的古诗七言(简短42句)
  • 孔子的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简短33句)
  • 关于读书的古诗词七言(简短13句)
  • 姗姗来迟的近义词是什么(简短34句)
  • 关于月亮的古诗李白(简短55句)
  • 垂头丧气的意思二年级(简短76句)
  • 孔子的故事成语(简短33句)
  • 劝学名言短句(简短39句)
  • 人物动作描写片段200字(简短47句)
  • 关于猴的成语有哪些(简短39句)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清明节的寓意和象征(简短40句)
  • 尽力而为造句(简短32句)
  • 影视剧经典搞笑幽默台词(简短13句)
  • 100个顶级思维小故事(简短26句)
  • 巴尔扎克是哪国的(简短37句)
  • 人声鼎沸造句子10字(简短60句)
  • 哲理深刻的2字词语(简短58句)
  • 巴菲特投资语录103条(简短121句)
  • 最新句子大全

  • 叔本华哲学(简短116句)
  • 孔子的故事两则(简短53句)
  • 自我调侃是什么意思(简短62句)
  • 关于春节的对联大全(简短30句)
  • 勤俭节约的故事和名言(简短36句)
  • 孔子的故事作者(简短96句)
  • 中山大学校训出处(简短52句)
  • 关于读书的古诗七言(简短4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