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但与此同时,质疑之声也时有所闻。在《小妇人》作者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看来,哈克贝利是典型的“问题少年”,因此她奉劝马克·吐温:“如果克列门斯先生找不出什么好东西的话,那么最好就别为我们思想单纯的少年男女写作了。”1885年,麻省公共图书馆禁止《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在馆内流通,理由是“通篇粗俗猥亵,贫民区的人读读还可以,不适合有教养受尊敬的读者”。20世纪文学大师福克纳更是直截了当地宣称马克·吐温才艺平平,只能归于“第四流作家”。
2、马克·吐温是名满天下的文豪,但关于他的文学成就,在美国国内一直存在争议。照帕灵顿在《美国思想史》中的看法,美国作家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朗费罗、霍尔姆斯为代表的“苍白脸”(崇欧派);一种是以惠特曼和马克·吐温为代表的“红皮肤”(本土派)。
3、在当时美国主流社会排华情绪蔓延的氛围下,马克·吐温对中国人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进行大胆地揭露和谴责,充分体现出一位作家的社会批判责任和人道主义情怀——事实上,和哥尔斯密、蒲安臣一样,马克·吐温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堪称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世界公民”。
4、检票员仔细地打量他之后说:“真有意思,我看不出您还是一个孩子哩!”
5、1901年,马克·吐温在《北美评论》发表名篇《致坐在黑暗中的人》——这篇文章被称为“反抗文学的代表作”,是投向国际霸凌主义分子的重磅炸弹,激起强烈反响。此前他的朋友豪威尔斯曾警告他不要发表此类作品——戏称他应该“先去上吊,免得被别人吊死。”然而,马克·吐温并未因此而退缩,相反,他通过文学作品,以及大量政论、杂文和演讲等方式对美国的反华排华行径给予无情的抨击,诸如《致我的传教士批评家》、《施私刑者的合众国》以及《托钵僧和傲慢无礼的陌生人》等等,皆为振聋发聩之作。在他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斯托姆菲尔德船长的天国之行》中,他还描绘了一幅包括华人在内的各族人民齐聚天国、共享幸福的理想图景。在逝世后发表的《神秘的陌生人》(1916)以及《自传》手稿中,马克·吐温对中国仍念念不忘,声称捍卫中国人民利益的正义立场,是他“安身立命、不能自已的信念”。
6、《傻子出国旅行记》是马克·吐温以新闻记者的身份游历欧洲各国的通讯报道集,这些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欧洲的所见所闻,清新直率。作者扮演无知的美国人,嘲笑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
7、有趣的是,美国学界的争议在中国并未激起太大反响,因为20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马克·吐温的文学作品乃是作为“新文化”的资源被引入中国,而中国对他的评介大都采取美国文学史家约翰·梅西的观点:在批驳布鲁克斯立论“偏激”的前提下,充分肯定马克·吐温的成就。由此,在这一观念长期主导之下,马克·吐温遂以“三副面孔”呈现在国人面前:第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批判者;第同情中国人民的美国作家;第幽默而富于人性的艺术家。
8、 国王说:这倒很新鲜,请问,谁拥有这些报纸,杂志和电台呢?
9、评选每月最佳文章。阅读量点赞量及评价占50%,主席团综合评价占50%,发放50元奖金。3月头评出1月最佳文章,及时发放奖金。4月头评出2月最佳文章。以此类推。
10、 探险家不解地问国王:这叫什么民意?为什么那么多的穷人不吹喇叭?
11、马克·吐温对服务员说:“早听说贵地蚊子十分聪明,果如其然,它竟会预先来看我登记的房间号码,以便晚上对号光临,饱餐一顿。”
12、文学作品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一载体。马克·吐温的作品之所以深受欢迎,除去立意清新,剖析得当之外,很重要的要归功于他对语言的驾驭。大家都知道,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用语是最为鲜活、生动和富于生命力的;但只有经过作家采纳,写入作品之中,才能成熟、定型和推广。萧伯纳曾称马克·吐温为语言大师,这是毫无溢美成分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马克·吐温(当然也会有别人),就没有今天的美国英语。应该说,正因为马克·吐温把美国英语运用得恰到好处,才有如此充分体现美国民族个性的豪爽、乐观和不拘小节的他的那些纯美国式的作品。
13、马克·吐温的批判锋芒几乎无所不至。在《被偷走的白象》中,读者看到的是昏聩无能又目空一切、一味沽名钓誉却不办实事,只知巧设名目聚敛钱财但始终不肯费举手之劳的警署官僚。躯体庞大、肤色素白的大象竟然遍寻不见,恐怕不符生活真实;但惟其不可能,才益发突出了官僚的嘴脸。那种慵懒成性、办事一拖再拖的作风,出现在警察身上,诚然破案无望,但如果发生在整个政府机构中,又有何效率可言呢?而如果美国政府只等于官僚机制,不是白白花费纳税人的钱财吗?他们既然高高在上,除去“主民”又如何能“民主”呢?《竞选州长》中的“我”,刚要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当一名州长候选人,立刻召来了铺天盖地的诬蔑、中伤和谩骂,我们自然会想到背后的主使人,他没有露面,却在呼风唤雨,单单是一个竞选对手,恐怕难有这样的财势和能量,那么该是什么人呢?
14、1871年至1895年是马克·吐温创作的第二阶段。1870年2月,三十五岁的马克·吐温与纽约富商的女儿奥利维娅·兰登(OliviaLangdon,1845-1904)结婚。马克·吐温很欣赏奥利维娅的文学天赋和文学鉴赏力,感情甚笃,伉俪情深。婚后的二十多年是马克·吐温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对美国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思考,以辛辣的讽刺手法批判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道德沦丧的现实,出版了一系列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著名小说。与过去的创作相比较,他这一阶段的创作更加成熟,对社会的批判更加深刻和尖锐。重要的作品包括:《艰苦岁月》(1872)、《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密西西比河上的昔日时光》(1876)、《海外漫游记》(1880)、《王子与贫儿》(1881)、《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一段奇特的经历》(1881)、《被盗走的大白象》(1882)、《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1884)、《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百万英镑》(1893)和《傻瓜威尔逊》(1894)等。
15、马克·吐温(MarkTwain,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家庭七个孩子中排行第但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幸存了下来。四岁时,举家迁往密西西比河畔的汉尼拔。母亲在他四岁时去世,父亲在他十二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马克·吐温辍学,在印刷厂当学徒。1851年,他成为一名排字工。二十一岁时,他对轮船领港员的生活产生了极大兴趣,决定拜师学艺。在密西西比河上四年领港员的生涯中,他接触和熟悉了各种各样的人,为日后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马克·吐温”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一般认为,这一笔名源自其早年的水手生涯。他在与同伴测量水深时,同伴喊着“MarkTwain”,意思是“两个标记”,即水深两英寻(一英寻约为一点八米,十二英尺)。这个标记说明水位安全,是轮船安全航行的必要条件。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马克·吐温随哥哥前往内华达州,先卷入找矿热潮,后去报馆工作,开始创作生涯。
16、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马克·吐温毫无悬念地成为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利器”。1950年《人民文学》刊登茅盾的《剥落“蒙面强盗”的面具》一文,指出马克·吐温暴露出美国统治集团的面目,因此为商贾大亨们所痛心疾首。同年,《光明日报》刊登吕叔湘《吐温的著作的失踪》,通过评述马克·吐温小说《神秘的陌生人》来抨击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1960年,《世界文学》刊登老舍在马克·吐温去世50周年之际发表的讲话:《马克·吐温——金元帝国的揭露者》。在讲话中,这位同样以幽默见长的中国作家,称赞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名活跃的社会批评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讲笑话的人物。事实上,这也是作家马克·吐温另一面的真实写照:他主张“幽默只是一种香味,一种装饰”,批判和战斗才是他的用意——他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我本人一向是说教的。”
17、 探险家回答说:在我们美国,有报纸,杂志和电台,可以表达不同的声音,而不是金喇叭。
18、与茅盾相比,鲁迅对马克·吐温及其幽默风格无疑感受更深。1931年,鲁迅在邻居搬家时无意中看到《夏娃日记》,心生欢喜,立即让好友冯雪峰转交李兰翻译。他之所以选择马克·吐温的《夏娃日记》(以及匈牙利裴多菲的《勇敢的约翰》)加以出版,最初其实是因为其“插图之精美”以及作家如尼采般“愤世”——正如鲁迅在《夏娃日记》小引中所言:“他的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后来却“分明证实了他是很深的厌世思想的怀抱者”。鲁迅赞赏马氏风格的幽默,矛头其实是指向“论语派”的林语堂及其所倡导的“为幽默而幽默”。他认为“幽默”(该词中译为林氏首创)既非国产,中国人也并非长于幽默,而当下情势又实在“难以幽默”;于是林氏鼓吹的“闲适幽默”也就免不了走样:未能针砭时弊,相反却堕入“讲笑话”和“讨便宜”的流俗。很显然,鲁迅向来注重创作的社会效果与现实意义,反对把幽默仅仅理解为“滑稽”与“发笑”。在这一点上,他绝对堪称是马克·吐温的“隔代知己”。
19、太太反对说:“难道你不应当起来吗?你自己躺在床上,而让人家站着,那像什么话呢?”
20、马克·吐温本人对欧洲传统一向不够“敬重”,比如他在评判奥斯汀时曾吐槽:“每次读她的书,我都不得不中途停止。我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恨不得把她从坟墓里挖出来、抓起她的膝骨敲打她的头颅。”与前一种新英格兰“绅士派”不同,马克·吐温“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他把美国本土幽默的活力注入文学的主流,因而改变了美国文学的方向——海明威曾说过:“全部美国现代文学源于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一切美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不曾有过,在它之后也没有一本书能和它相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评论家威廉·迪恩·豪威尔斯,将马克·吐温尊奉为“美国文学界的林肯”。
21、尽管毕生从未到过中国,但马克·吐温的中国文学之旅在晚清时期便已开启:他是第三位被介绍到中国的美国作家——前两位分别是诗人朗费罗和《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斯托夫人。他最早被译介的是两个短篇:一篇是《俄皇独语》;另一篇则是《山家奇遇》(TheCalifornian’sTale,现通译为《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由吴梼从日文转译。译者的宗旨在于“选取具有社会批判意识的西方文学作品以实现本国民族主义的心理投射”,进而让中国读者联想到赴美华工沉陷于“淘金”的泥沼无以自拔的“活死人”惨境。该文于1906年在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上刊登——作为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人物,李伯元选载此文明显是“顺应了当时的政治思潮”。正如日后周瘦鹃在《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中所言:首选此文移译“若非偶然,定是独具眼力”。
22、长篇:《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傻瓜威尔逊》、《在亚瑟王朝的康涅狄克州的美国佬》、《冉·达克》
23、从这一事例,依稀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对待马克·吐温文学遗产的不同态度。在美国,直到近些年,人们记忆中的马克·吐温更多是一名幽默作家(入选中小学教材的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而不是讽刺作家或社会批评家。斯坦福大学谢莉·费希尔·菲什金教授认为,造成这一“误读”现象的原因是“政治”——冷战时的需求使得马克·吐温较为严肃的文学成就遭受扭曲。她的结论是,马克·吐温对社会的嘲讽和批评之所以在美国受到忽视,而在中国却被大书特书,事实上乃是“出于同样的(政治)原因”。但问题是:高擎“批判现实主义”大旗的外国作家非止一为何马克·吐温受到特别“优待”?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从他的“中国情结”谈起。
24、结果那一夜马克·吐温睡得很好,因为服务员也记住了房间号码,提前进房做好灭蚊防蚊的工作。
25、在美国,他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著名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1968)曾评价说:“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绘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对马克·吐温大加赞赏,说“全部现代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一部名叫《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的小说。那是我们所有作品中最好的一部。过去没有,迄今也没有”。另一位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kler,1897-1962)称,“马克·吐温是安德森的文学创作之父,而安德森是我们这一代的文学创作之父”。马克·吐温享有多项桂冠,如“现代幽默文学的泰斗”“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执剑的骑士”,等等。
26、(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27、马克·吐温的早期创作主要以讽刺手法批判宗教教育的危害;揭露世俗社会的人们为了个人利益彼此欺诈、勾心斗角的社会风气;暴露民主、自由掩盖下的美国社会真相,批判种族歧视和伪民主的社会现实。重要作品:《傻子出国记》、《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
28、马克·吐温有一次到某地旅店投宿,别人事前告知他此地蚊子特别厉害。
29、游览文化名人故居,我一般喜欢自己独行独赏,慢品细节,似想与隔时空的故人作私己的对话。可此刻博物馆派定的导游却明令:不可脱队,不可照相,必须随同人流一起走览观赏。刚刚步入故居入口的私人图书馆,我就被立在琳琅古书和封尘的壁炉前面的,两尊硕壮高大的中式广彩大花瓶,吸引了视线。未待细赏我认定的“广彩”风格细节,导游已率人流匆匆离去。我本以为,此乃古早年间西方贵族的某种“风雅标配”——我曾从歌德故居、雨果故居、以至凡尔赛宫殿、维也纳美泉宫里,都曾看见过这种夸张炫丽的“中式风雅”。但是,随后伴随而来的浏览阅读,马克·吐温故居陈设上、壁纸上这满满的“中国元素”,其背后寓涵的丰盈故事,却是大大出我意料了。
30、这真是一座饱蘸温情、饱孕灵思的小楼。据导游介绍,马克·吐温36岁时才结婚,妻子是一位富商的女儿,这座小楼正是他的岳父送给他们的结婚礼物。这座别致小楼从房型设计到细节雕镂,都充盈着作家精细入微的匠心,可见他是何等钟爱、迷恋这个居所。从1874年到1891年,马克•吐温和妻子女儿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安逸、也最有灵思光彩的时光。他曾言:漂泊半生,只有这座小楼让他有家的感觉,让他觉得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富有意义。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张床沿上雕缕着云霞天使的睡床上,遐想过那些无眠的长夜,作家在此间辗转反侧、驰骋灵感神思的画面;我也曾留心过每层楼上都显得特别雅致出尘、仿佛是神仙驻足过的那些廊台廊亭,遥想当年作家在写作之余,在此凭栏纵目,让思絮穿越烟云纵横四野的场景。但是,当我随人流来到三楼——与二层的维多利亚贵族气派相比显得如此简朴的三楼:一个台球桌,一张狭小书桌,一盏低矮的煤气吊灯……导游的话音,却撞得我心头嗡嗡作响:“这里,才是马克·吐温埋头写作的地方,他最重要的那几部著作,就是在这张小桌上完成的……”
31、《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首部长篇小说,与《哈特福德报》主编查尔斯·沃纳(CharlesDudleyWarner,1829-1900)合著,也是一部思想性较强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迅猛发展为背景,以艺术手段概括和展示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和国家的统一结束,美国社会进入一个追求暴利和投机冒险的时期。资产阶级的宣传机器把这一时期称为“黄金时代”。马克·吐温凭着敏锐的目光和作家的良知透过繁荣表象,看到了内部污秽、败坏的本质。《镀金时代》的篇名恰当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小说紧扣当时现实的特点,刻画风行美国各地的投机活动,描绘谋求横财暴利的社会风尚,揭发政界、司法界、新闻界的贪污盗窃、贿赂诈骗等丑行。小说情节围绕兴建城市、铺设铁路、开辟航道等投机发财的事件展开,实际上展示的是致富梦的破灭。中心人物塞勒斯上校原本一贫如洗,却做着致富的美梦——“发财,无论如何也要发财!”“空气中弥漫着发财的机会。”《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是其姊妹篇)标志着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小说描写美国南北战争前的一个小镇的故事。主人公汤姆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生性活泼,喜爱说谎,会没完没了地制造恶作剧,却不乏正直、勇敢、善良的品性。他和好友哈克一样,厌恶枯燥刻板的生活环境,追求传奇的冒险生活。作品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风气、伪善的宗教仪式和陈腐呆板的学校教育制度,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百万英镑》讲述的是名叫亨利的美国证券交易所办事员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遇船获救,并随船来到英国伦敦后的离奇故事。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陷入衣食无着的窘境。两位英国绅士兄弟给了他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大额钞票能否活下去打赌。面对百万英镑大钞,世人对亨利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餐厅老板、旅馆老板、缝纫店老板、美国公使、各类达官贵人,无不对其巴结奉承,款款殷勤。亨利不仅活过了三十天,还利用百万英镑的钞票发了一笔财,赢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小说通过亨利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32、史上第一部全黏土动画长片《马克吐温的冒险旅程》(1985)。以马克吐温与哈雷彗星的因缘为基点,讲述马克·吐温与几个小孩乘坐飞艇访问彗星的奇妙冒险。
33、当然,作家对海外华人“国民性”的分析也较为客观。比如吸食鸦片和滥食动物,“名叫约翰的中国人很喜欢这样的吸法,这让他心平气和,每次吸一打烟泡便安然入睡,如同进入了他自己的天堂……那儿的天堂有他的洗衣生意,有丰盛宴席,哪怕所吃的是老鼠和燕窝。”还有比如赌博,“吴洪先生,他是个专做私人彩票的贩子,这类彩票庄子在中国人居住区中足有一打。每三个中国人就有一个彩票庄家,其余的人都凑份子钱。”——该文发表后,由于读者强烈反对,调查记者马克·吐温因“袒护中国人”被迫辞职,自此走上职业作家之路。而更为不幸的是,他离开旧金山不久,在中国城便发生了惊天血案:五百多白人闯入唐人街将十九名无辜华人残忍杀害。
34、《卡拉维拉斯郡著名的跳蛙》、《康涅狄克焦最近的狂欢节上的罪行纪实》
35、马克吐温的作品前期以辛辣的讽刺见长,到了后期语言更为暴露激烈。
36、《百万英磅》、《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37、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旅居国外数年的马克·吐温,重回美国的第一天,便向记者发表声明:“我是个反帝国主义者。我反对美国雄鹰把爪子伸到别人的土地上去”。同时,他在给友人信中说:“现在全中国都起来了,我同情中国人。他们一直在受欧洲掌王权的强盗的欺负。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而且永远不让他们再回去……为什么列强不退出中国,让中国自由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呢?事情都是外国人闹出来的,只要他们能滚出去,那是多么大的好事。”最后他预言说:“中国终必获得自由,拯救自己。”
38、一天,我弄坏了我的书桌,只好对父亲说,我犯了校规,要么罚伍元,要么在全校学生面前受到挨打处分。父亲说当着全校学生的面挨打真是太丢脸了,他答应给我五块钱,让我交给学校。但是在给我这五块钱之前,他把我带到楼上,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39、1862年,马克·吐温在内华达《企业报》担任撰稿人,初次接触到美国西部的华人。由于“黄祸论”泛滥造成的负面影响,他对华人抱有偏见。后来,马克·吐温担任《晨报》记者,此时他撰写的有关华人的报道同样不乏讥讽和主观臆断。比如,在名为《鸦片走私者》的文章中,他写道:“中国人的精明真是高深莫测。可以说,他们的语言里几乎找不到表达抽象的善、恶、好、坏的词儿。当然他们是要区分好和坏的,但只针对具体的事情,比如经商、借贷、贸易等等。对他们而言,一切事,达到目的就是好的,没达到目的就是坏的。在筹谋方面,他们重在成事,并为之费尽心机,比如如何规避很重的鸦片关税。至于良心,他们是在所不计的。”
40、1914年,《小说时报》刊登包天笑翻译的《百万英磅》。此外,曾虚白、赵家壁等名家皆有相关译文评论行世。曾虚白在《美国文学ABC》(1929)一书中评价马克·吐温:“他实在是穿着小丑衣服的人生哲学家”;张越瑞编译的《美利坚文学》(1934)介绍《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时,提到小说主人公的“哈姆雷特问题”,也极富见地。1932年,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汤姆·索亚历险记》由月祺翻译,在《中学生》杂志上连载,引发广泛关注。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小说月报》“译丛”栏目刊登顾毓秀翻译的马克·吐温短篇《生欤死欤》,译文后有茅盾的“雁冰附注”,提及“去年出版的有《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一书,总算是研究吐温的最好的书,很可以看得。”——茅盾宣称布鲁克斯大著“最好”,可见他对马克·吐温有一定研究,尽管写作风格未必受到他的影响。
41、马克·吐温开始写作之时恰值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的“重建时期”:经济如脱缰之马,一方面迅猛发展,一方面又弊端孳生;冒险家铤而走险,暴发户一夜暴富;政界一片黑暗,官场贿赂公行。然而,这样一个竞争不规范、法制不健全的时期于文学倒是有利的:动荡的社会提供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素材,远远超出了伊迪丝·华顿夫人(1862—1937)的《天真的时代》,使威廉·豪威尔斯(1837—1920)的“微笑”变成了“苦笑”。于是,“乡土文学”“幽默文学”便应运而生,冲破了原来以东海岸新英格兰为中心的那种正统的“高雅”文学的樊篱。文学的这种“大众化”倾向无疑是合乎潮流的,不但扩大了文学的视野,而且开辟了新的读者群。尽管文学成了商品,被推向了市场,难免在通俗之中有“粗俗”和“庸俗”之嫌,但普及中的提高毕竟可以更上一层楼。这一时期虽然介于美国文学两次发展巅峰——即十九世纪后半以爱默生、梭罗、朗费罗、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等人所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和二十世纪中以德莱塞、海明威、菲兹杰拉德、多斯·帕索斯、斯坦贝克、福克纳众大师所开创的流派纷呈的繁荣——中间,无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这一时期的广博,便不会有后来的高耸。
42、直到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受到了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有很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但是也有着很多呵护孩子的有趣情节。同年马克·吐温的另一部重要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开始进行创作。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写了许多的作品,作品的体裁涉及到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等,他作品批判了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和人性的丑恶,所以深受人们的喜欢。
43、马克·吐温回答:“现在我已经不是孩子了,不过,我买车票的时候还是孩子。”
44、马克·吐温因为一系列幽默短篇故事的发表而闻名遐迩,后前往美国东部,并于1867年6月18日以记者身份随“贵格会城号”轮船前往欧洲和中东游览,同时为加利福尼亚最大的报纸《阿尔塔加利福尼亚》和纽约《论坛》等撰写报道。五个月的时间发回了大量书信和游记,深受读者喜爱。1869年,其游记文章结集出版,取名《傻子国外旅行记》。作品描写了作者在欧洲和中东的所见所闻,笔触清丽洒脱,直截了当,不乏幽默和调侃。作者假借无知的美国人身份,嘲笑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1870年,马克·吐温创作了《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作品典出英国作家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Goldsmith,1703-1774)的书信体小说《世界公民》(《中国人信札》)。一百多年后,中国人再度出洋前往美国,作者借鉴《世界公民》的方式,塑造了“哥尔斯密的朋友”——天真老实的华工艾送喜的形象。小说以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加以鲜明对照,用喜剧的情节展示了华工艾送喜的苦难,突显了批判意义。
45、在诸如此类的批评当中,最具杀伤力的莫过于著名文学批评家范·威克·布鲁克斯推出的重磅专著《马克·吐温的严峻考验》(1920)。在书中,他承认马克·吐温的艺术天才,却惋惜这位天才未能经受加尔文教、金钱诱惑和东部上层阶级文学趣味的考验,最终走向失败。布鲁克斯把作家的失败归咎于两人:一个是作家的妻子奥丽维亚——马克·吐温的“第二个母亲”——她以自己平庸的文学趣味替作家把关,居然认为《王子与贫儿》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成就更高!另一个是《大西洋月刊》主编豪威尔斯——马克·吐温的“告解神父”——他尊重欧洲的“斯文传统”,主张描写“生活温和的一面……力求避免使自己和读者痛苦的题材”。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之下,马克·吐温日渐走向平庸。
46、终其一生,这位“来自彗星的人”对中国情有独钟(早年甚至因为同情和“袒护中国人”而砸了饭碗),而作为回报,无论国内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他也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喜爱的美国作家之一”。因此,在全球剧场(globaltheatre)的坐标下,探究这位颇具“中国情结”的作家百余年来在中国的文学之旅,或许更能加深对中美两国国民性,以及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
47、因为他的许多名著揭示了美国的问题。暴露了美国对金钱、种族歧视和侵略的真实面目。
48、进入新世纪以来,“马克·吐温与中国”的研究更趋深入化和多元化。2005年,康奈尔大学开展“马克·吐温在中国”的专题项目,中国学者苏文菁参与研究。2014年,《纽约时报》发表秦艾米(音)的文章“中国对马克·吐温的持续热爱令人费解”,探讨一个多世纪以来作家马克·吐温的中国文学之旅;2015年,香港大学美国研究项目专家黎雪莲(SelinaLaiHenderson)出版《马克·吐温在中国》一书,资料翔实,引人入胜,被《斯坦福书评》誉为“马克·吐温中国历险记”。据其考证,仅《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一书,在大陆和港台地区发行的汉译本便有90种之多,堪称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观。从这个意义上看,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马克·吐温的肉身已死,但他的中国之旅并未结束,因为他的作品仍被广泛译介和研究。”——当然,还应该加上他的警句和格言,比如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流传甚广的“当真相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跑遍全城”。
49、可以说,在中国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们当中,马克·吐温是知名度最高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融幽默与讽刺于一体,富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对社会、人生洞察深刻,鞭辟入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百多年来,他的作品广为传播,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
50、马克·吐温于19世纪出生在美国的一个乡村家庭里,他的家庭是比较贫穷的,虽然是一个律师家庭,但是家中有七个小孩子,他就是第六个孩子。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律师,但是收入非常的少,所以家境贫困。马克·吐温从小上学的时候还不得不打一份工。11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他便开始了独自劳动生活。他当过印刷厂的学徒,送报员,排字工,水手和舵手。1839年马克吐温一家迁往了密西西比河的港市,这也为他后来的著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顽童流浪记》中一部分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些灵感。
51、他的作品虽然没有深挖社会黑暗的罪恶渊薮,也没有探讨人生的深邃哲理,但仍需要仔细玩味,才能领悟其表面故事背后的深层寓意。如《布洛克先生写的新闻报道》《我如何主编农业报》《田纳西州的新闻业》和《一次接受采访》,表面上讽刺的是报界的编辑和记者,但新闻界为什么要招收这种无能之辈呢?报刊由谁出资、由谁主持,又是给谁看的呢?这样一追问和思考,就可以对美国标榜的新闻自由一目了然了。再如《他究竟是已死或仍活着?》和《卡匹托尔山上的维纳斯雕像》,初看似是揭发了艺术界的黑幕,暴露了那些作假和仿古的艺术家的行径;但若不是艺术流于商品,艺术家成为金钱的奴隶,又何至于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致使艺术家的穷困潦倒呢?如果一心献身艺术的人难以糊口,而被某些人吹捧起来的平庸之辈却能腰缠万贯,真正的艺术又何以存身和发展呢?再推而广之,这种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难道只存在于艺术界吗?如果任其泛滥,又该如何看待社会的正义和人类的尊严呢?
52、1858年马克·吐温成为了排字工人,并且他开始和他哥哥一起创办的《汉尼拔杂志》写草稿。后面经过了一年,在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1861年他试图在经营木材与矿业里面发家致富,但是并没有成功,后面就转变了自己的思想,以写文章为生。1863年,他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并在后两年发表了一篇幽默的故事,《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而后马克·吐温出版了许多的书籍,比如快报《艰苦岁月》,《镀金时代》,《镀金时代》是他与查·沃纳一起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53、当然,不能简单地评论说哪一种选举形式好,或者是不好,一个国家用什么样的选举形式产生国家领导人,同其社会形态,民族特性,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形成过程,并且为社会大众所熟悉,所接受的,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谁也不可能把中国的选举形式搬到美国去,同样,谁也不可能把美国的选举形式搬到中国来。
54、马克·吐温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渗透着他对美国民主自由的失望。作为一个出身下层、饱经风霜的人,他对民主自由有一种本能的渴求,但生活在美国那样一个社会,他还不可能免俗地不去做“黄金梦”(他早年曾去西部淘金未果,晚年亦每曾投资自动排字机而蚀本),但无情的现实却使这位理想主义者无法不失望。如果说他早期的作品常常弥漫着“补天”的幻想的话,随着他越来越深刻的观察和越来越无情的揭露,他不但痛恨社会的丑陋,甚至对整个人类都失望了。“哀莫大于心死”,这正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和有责任感的作家的悲剧。
55、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
56、“IamnotanAmerican,IamtheAmerican.”——这句被故居博物馆反复呈示的马克·吐温名言,中文该如何翻译?在返程的一路上,我和妻在来回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