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的文学注释,唐代的《文选李善注》以及继之而起的《文选五臣注》树立了典范。概括而言,“释事”与“释义”。唐史称李善为“书麓”,“释事忘意”,说他的书后来要经过他儿子的增删才能行世。李善注给后代的影响是注释典故和成语,只要有来源的典故和成语都必须注出。李善去世几十年之后,《文选五臣注》问世,五臣注不太关注每篇诗的成语、典故,每篇诗都讲解大义,用古代诗学的“比兴”往君臣大义方面比附。这种注释方式后来也有很大的影响。
2、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3、“练师”是什么意思呢?练习老师?其实,此处“练”当通假“炼”字,所以,此练师应该是炼丹的女道士才对。
4、诗歌是中国古代文苑中的奇葩,古体、乐府、绝句、律诗,瑰丽多姿;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异彩纷呈。自孔子编选《诗经》而下,古典诗歌总集、别集代不乏见,诗歌文献逐世积累,经由文人学者的披览拣择,名作得以流播传承。《古诗今选》即是当代学术大家程千帆、沈祖棻伉俪充分利用传世的诗歌文献以及“古今学者在诗学研究上所获得的许多成果”,编选、评析的一部通代古典诗歌总集,期望为古典文学的普及做些力所能及的探索和贡献。
5、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7、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8、36置之死地而后生。37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9、白话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10、择其善者而从之:“古来学问无遗力。夏读书。
11、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2、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与读书有关的七言律诗《冬夜读书示子聿》
13、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14、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6、 事情总是有一利而有一弊的。古代诗歌语言形式,到了近体诗而达到极致,也因为到了近体诗而产生弊病。这种只有八句或四句的诗歌虽然给中国古代诗人提供了最富于包孕性的形式,使古代中国诗歌相当精致,但是它也渐渐程式化为一种语言游戏,就像八股文从最好的散文形式蜕变成僵硬的约束思想的形式一样。从现在看来,近体诗也有一些毛病,有时候它不再重视诗歌的情感与意味,却使人绞尽脑汁去适应这种形式,有时候那些叙事性的内容也因为需要长篇而退出了诗歌领地,有时候它也并不适合于普通民众的吟唱只是士大夫的案头文本。特别是古代中国对于诗歌,总有一些过高的苛求,要求它们承担太重的社会伦理责任,承担太多的思想宣传任务,仿佛古代说的“兴”“观”“群”“怨”加上讽刺政治、提供政策、批评历史,都要靠它来完成,因此那些个人的哀怨、私下的情感、儿女情长和家长里短,就只好依靠其他文学形式来表达了。
17、他指出,律诗因为篇幅尤其有限,需要特殊的匠心独运的组织(类似今人讲的“结构”)。题曰“寻南溪常道士”,首联叙寻行;次联写道士不在寓处(“闭闲门”);下联“随山到水源”才寻着。“寻着了常道士,却被溪花与禅意吸引住!只顾欣赏那无言之美,不想多交谈,所以说‘亦’忘言”。又从律诗的对偶法则角度指出,“对偶在中间四句,就是第一组节奏的后两句,第二组节奏的前两句,也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这样,前四句由散趋整,后四句由整复归于散,增前两组节奏的往复回环的效用……这中间变化很多,很复杂。……《寻南溪常道士》次联‘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似乎平列,用意却侧重寻常道士不遇,侧重在下句。三联‘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上句景物,下句动作,虽然平列而不是一类。再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雨住后松色才更苍翠好看;这就兼着叙事,跟单纯写景又不同。”
18、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0、北大的古代文学研究的作品本位,重视对作品文本的广泛阅读、分析、鉴赏、论述;学术视野侧重综论与会通。溯其渊源,则朱自清数十年的“历代诗选”(古今诗选)的教学与研究,必占一席之地。朱自清《什么是文学》指出:“文学的定义得根据文学作品,而作品是随时代演变、随时代堆积的。”
21、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22、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23、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2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25、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6、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27、万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佚名《昨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28、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之十九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29、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
30、“李洞《赠庞练师》,此练师是女道士,“练”当为“炼”之讹。又《才调集》收女道士鱼玄机诗九首,有八首皆为其情人而作,可证唐代女道士实为变相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