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记:总传、别传、年谱、日记、家传、宗谱、杂录、贡举、职官录
2、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pìn)牡(mǔ)之合而朘(zuī)作,精之至也。
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4、 谱录:丛编、器物、食谱、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5、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6、下面就试图探究道、儒两家思想的精髓和它们之间的关联。
7、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用多台读经机24小时播放,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吗?
9、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全书的开篇,也是所有阅读《道德经》的人最难以理解的一句话。一般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那反过来,如果不是一般的“道”,是不是就无法表述呢?
1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1、感悟: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注重自己的成败得失了。我们的心里装了太多身外之物:钱财、名誉、地位等等。对这些外在的东西执着的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不能自由。
12、2)爱上一个人容易,等平淡了后,还坚守那份诺言,就不容易了。爱,从来不是迎合。吵不散,骂不走,才算是真爱。其实,真爱一个人,你会陷入情不自禁的旋涡中。他让你流泪,让你失望,尽管这样,他站在那里,你还是会走过去牵他的手,不由自主。
13、圣人之在天下,惵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4、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译文)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借镜,可以警醒善人。
1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委屈圆转可以使之保全,矫正弯曲可以伸直,低洼可以使之盈满,破旧可以使之更新,少了反而可以得到,多了反而变得疑惑。
16、4)爱,是一种责任,我不是碰不到更好的,而是因为已经有了你,我不想再碰到更好的;我不是不会对别人动心,而是因为已经有了你,我就觉得没必要再对其他人动心;我不是不会爱上别的人,而是我更加懂得珍惜你,能在一起不容易,即使你不是最好的,甚至不是最适合我的,但却是我最珍惜的。
17、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处)《道德经·第二章》(译文)圣人总是做能够顺应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的事,做事时用行动来教化,而不用语言来教化。
18、3)其实,每一种恋情,都可以很健康。是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才会让彼此的关系变得不健康。幸好,我们有「谅解」当作最好的解药,让大家常保健康。
19、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老子《老子六十三章》
2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21、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有四种:仁、义、礼、智。仁是爱人。义是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是作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智是指知道、了解、见识、知识、聪明、智慧等范畴。
22、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chuò)。
23、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24、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散文就担当起记录、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宏伟的文史叙事,经过三千多年的文体演绎与发展,使具有文化传统的骨血与品格的散文文体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而独有文化自信的国粹性、教化性与典艺性的三方面特质。
25、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老子
26、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27、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28、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29、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14)曾以为,爱情是人生的全部;然而有一天我发现,那只是我浪废了最多光阴的一部分。曾经以为,爱上了,就不会寂寞;然而有一天我发现,寂寞还是爱上了我。有一天我发现,离开你我满是伤痕。
31、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出处)《道德经·第九章》(译文)金银财宝很多,没有谁能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