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词典故大全及解释
1、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石壕吏》杜甫唐《春望》杜甫唐
2、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3、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4、“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方法与技巧固然是破译诗歌鉴赏的利刃,但只有结合实践并熟练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无穷的威力。只要我们平时广积博览,勤加训练,解读古典诗歌的意象就不是什么十分困难的事情
5、四:断送老头皮:隐士杨朴被强召为官,在回答宋真宗问能诗否时,佯狂不能。又问临行总有人赠诗吧,答只有妻子赠诗:更休落魄躭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帝听后大笑,知其意放还。
6、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7、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9、鹧鸪的鸣叫声似在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
10、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11、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12、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
13、特邀顾问:陈文林、刘妙顺
14、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15、◆统编版八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16、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17、东瓯诗谭微刊只是一个诗词交流平台,来稿并无稿费。诗谭日后若有赞助结集刊行,将赠作者样书。
18、婵娟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19、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20、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二、古诗词常用典故114个,不可不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3、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4、**************************************
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6、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7、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8、投笔、长亭、鸿雁、阳关……我们在朗诵古诗的时候,经常遇到这些典故。
9、最被人传诵的就是“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出自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诗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而这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见于《荆州记》和古诗《饮马长城窟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中的“驿寄梅花”用的是南宋时陆凯寄梅花和诗给友人范晔的典故,诗里面有“折梅逢驿使”、“聊寄一枝春”的句子
10、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11、“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12、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3、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14、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15、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16、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1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18、出自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如白居易《南浦别》:
19、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
2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古诗词典故辞典
1、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2、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3、问鼎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4、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5、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帷。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6、闪语文,推开语文之门!
7、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8、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
9、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0、年少有为的贾谊徒然地流泪,春日登楼的王粲再度去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