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好句摘抄网
菜单
句子大全 伤感句子 唯美句子 爱情句子 美文句子 励志句子 网名大全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简短77句)

来源:句子大全 发布时间:2023-04-23 09:32:14 点击:59次
好句摘抄网 > 句子大全 > >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简短77句)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首先看一下毛泽东思想中,他对王阳明思想注重实践思想的继承。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时候,他的老师,读书的时候他的老师是杨昌济,杨昌济本身就集成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就提出了知行统注重实践,反对空谈。早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候,毛泽东就写过一篇文章叫《星之力》(音同),后杨昌济就非常地欣赏。在这种影响之下,毛泽东对阳明心学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当时他就提出“名世于今500年,诸公碌碌皆馀子。”他认为500年来以来最厉害的就是王阳明。根据历史学家王元化的研究,毛泽东很早就通读过王阳明全集,并且逐字逐句批注。毛泽东在一师的时候,湖南一师的时候的一个老师,他给黎锦熙写信的时候,他说“豫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我们从这里头可以明显看出王阳明心学的痕迹,然后他继续说“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宇宙之真理,各具人人之心中”。王阳明认为整个世界上实际上就是良知,而良知其实就是我们人心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毛泽东早年的思想是受到王阳明这种思想很深刻的影响的。毛泽东又说“今吾以大本大源为号召,天下之心其有不动者乎?天下之心皆动,天下知识有不能为者乎?天下知识青可为,国家有不富强幸福者乎?”从这里仍然可以看到,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已经把这种大本大源全部都已经了解了以后,而大本大源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之中,如果我们的心已经动了的话,天下之心都动了的话,天下的事就可以做了,国家就可以富强了。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这个跟王阳明的“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此心之一理”,“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矣”,表述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早年思想是受到王阳明思想的深刻影响的。

2、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王阳明思想和对现代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3、平和县长乐乡,这里是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翠林如海,苍黛凝重,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还有缥缈的几缕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心归平和,此情此景,正印证了这个地名的含义。

4、到第二阶段,27岁的时候,他格物不成然后又学习词章之学。杨雄曾经说过,文章是小道,就是诗词歌赋都是小道,没有办法救国救民的,杨雄说这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王阳明也是这样的想法,“先生自念辞章艺能,不足以通至道”,就是只学这种辞章,诗词歌赋,是没有办法能够理解圣贤之道的。“求师友于天下,又不数遇”,广泛地去请教各方面的朋友,老师,但都没有遇到能够让他真正感觉特别契合的。“一日读晦翁《上宋光宗梳》有曰”,读到朱熹的给皇帝上的奏疏里面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他读到了朱熹的这一篇奏疏以后他发现,如果要学习儒家的学说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定要认真去读书。“又循其序,思得渐渍洽浃”他希望能够慢慢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然物理吾心,终若判断而为二也”,他看很多书,仍然没有从最心底里头,从思想里,从感情里完全接受前人的这些思想。“沈于既久,旧疾复发”。我们可以看到第二阶段,他再次回到宋儒这个地方来,然后继续去读书。第一个阶段是按照宋儒的学说,然后去格物,就去看这个竹子,去格竹子,最后没格出这个名堂来。第二阶段呢,学了这个辞章之后,继续又去读循序渐进地去读儒家的学说,仍然还是没有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所以这次又生病了。

5、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6、  就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而言,如果考虑到它对道德实践的特别关注,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为,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对于自我道德修养以及道德教育的整体认识。比如,如果不考虑动机,只从结果评价行动,那么,有意作恶与无意作恶的区分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的意向最终不能决定他的行动,那么,培养道德意向又有什么意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7、所谓先易后难,绝不是沉湎于易,而回避难,忘记难,而是给攻克难奠定更为坚实之基础,是要逐步想办法化难为易。若一味躺在“易”上,不思进取,则非“知行殊一”之旨矣。

8、知行合一: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9、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

10、而知行合就是心理合一的另外一种表示:我们的心中有良知,良知真光明者,必有行动,必能呈现出天理。

11、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12、第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13、王阳明谈知行合谈的是“道”,其他的知行合谈的是“术”。

14、  我们下面来看一下知行合一的具体的内容。王阳明提出叫知行合一本体这样的概念。本体指的是它本来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知和行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他是相互联系,相互包括的,所以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这里王阳明特别强调,他说如果你一旦已经把这些道理儒家的这些道理搞明白之后,你一定在你平时的言谈举止之中,在你的任何的这个行为之中,会体现出来的,一定会去践行的。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如果你不去践行,不去实施,那你还是没把这个道理搞清楚。在这里王阳明通过这样的说法,他强调的就是你所了解到的,儒家的这些信仰是让你拿出来去实施的。所以他在《答顾东桥书》里头他又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他说真正的这些知识就是让你拿出来去践行的,去实施的。“不行不足以所谓知”你不去实施那就不是知。所以王阳明又说“知是行是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是《传习录》里头说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对这个道理对儒家学说的了解,是你开始实施儒家理想儒家学说的开始的起点。行是知之成,当你去践行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整个的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完成了,也就是知和行本身是一体的事情。他说如果你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的话,当你说一个知字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意味着你的行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只是说一个行,就意味着你已经对这个道理已经是了解了。在这里头王阳明仍然是强调知和行二者必须是一致的,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王阳明还说“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这个所谓“知是行之主意”,主意就是目的,和统帅的意思。“行是知之工夫”,工夫就是它的途径和手段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对儒家学说的了解,对儒家学说的信仰,是你整个行动为人处世的根本的目的,是你的思想的一个统帅,你没有这个东西做事情是做不好的,这就是前边的这个话。“行是知之工夫”,也就是如果呢不去实施的话,你了解的很好的这些理想和信仰仍然是没有途径没有手段去实施的,所以这个“行事知之工夫”就是这个意思。

15、所以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真行即所以为知,不知不足以谓之行,行即是知,知行合一。

16、能说明此弊端者,莫如《传习录》中这段内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17、  《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③。

18、被雷劈中,是知,倒地是行,被雷劈中会立刻倒地,没有思考的时间。

19、慢慢悟道吧,提升思想境界,很快乐,当然了,悟道不保平安,不保赚钱,不保彩票中奖。

20、  看王阳明这里对格物的解释:“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将它与前面关于诚意的说明进行对照:“必实行其温清奉养之意,务求自慊,然后谓之诚意”,不难发现二者的相似之处。按照这种解释,格物就是在实事上为,而前面关于致知在于行的说法则表明致知也是一种实践行为,诚意即实落为善去恶之意,综此可知,王阳明有意无意地将诚意、致知、格物三种功夫都行为化了。

21、  王阳明区分意与诚意,知与致知,从他对诚意和致知的解释来看,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将它们都理解为实行。

22、“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其始于《尚书》与《左传》,《尚书》有“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之说,《左传》有“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之说。

23、孔子在解读这一卦时,倾注了很多儒家思想,比如

24、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25、一层意思是不落实为行的知,不承认其为知,必须落实为行的知才承认其为知。

26、从没有实战经验的文臣到制胜将领的距离有多远?王阳明“漳南平论”的实践证明:“知行合一”思想本身就是制胜的利器。

27、轮回辗转,沧海桑田,烟波浩渺间500年一闪而过。从1518年的置县到公元2019年的今天,时光荏苒仿若昨日。五百年的厚重与温度,坚守与变革,仍然会在愈来愈清晰中,刻画未来。不管是城隍庙还是文庙,还是王文成公祠遗址,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平和那段辉煌印记,我们依然能够感知圣哲先贤王阳明的高超境界。

28、山虽无言,然非无声。在这个打响漳南战役的土地上,那幽邃的山谷犹如仁者的虚怀,林涛阵阵,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激荡着智者的哲思。

29、你若能洞察人性,无往而不利,但是到了这个境界,善恶只在一念间,但是无论你选择哪个,最后的结果还是趋于人类整体的欲望,你敢强行逆趋势而为,必败。所以这个道不会让你富的流油,奴役其他人,迟早会崩的,他会在你的能力增长过程中不断去能力,来维持整体的道的趋势,慈善就是一种方法。

30、  所以在这个时候,“致良知”的思想它的内容更加地深厚,深刻和厚重,它的境界也就更加圆融无碍。王阳明说,他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处”。“致良知”事实上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在这个时候。平时你可以愤怒但是到这个时候你不能愤怒了,平时你可以这个忧惧失措,在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平静要安宁了。所以在这个时候,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所以王阳明说,“良知”之说,是从百死亡千难中得来的。“非是容易”就是当时他把朱宸濠平定之后,在这个时候他的盖世之功不但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嘉奖,反倒遭到这个宦官在皇帝面前恶毒地诋毁,进谗言说他暗结宸濠,说他目无君上,说王阳明跟朱宸濠是有勾结的,说他也要造反。当时王阳明是受到了这样的一个屈辱,已经处于一个很可能上面有一把剑,随时都可能掉到他脑袋的情况之下,随时都有杀身灭们之祸的时候。他曾经在给他的学生的一封信里头讲到,他说“彼此但见微有动气处,即须提起致良知话头,互相规切;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道发扬时,便翕然收敛得;愤怒嗜欲正沸腾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然之大勇者,不能也”。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事实上王阳明的“致良知”之说,是这种极其危险,极其困难的处境之下,得以提出来的。“然见得良知亲切时,其工夫自不难,缘此数病良知之所本无,只因良知昏昧蔽塞而后有”。良知事实上是一种人生的人格,心性达到最高程度最高境界时候的这样的一个境界。只要达到了良知境界的话,前面的所有的那些问题惶惑、惊恐、然后愤怒等等全部都已经消失了。是因为“缘此数病良知恩之所本无”,本来你只要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你这些问题都没有了。只有在“良知昏昧蔽塞”的时候当你的良知被堵塞,被遮蔽的时候你就会有那些负面的东西。“若良知易提醒时,即如果白日一出,而魍魉自消矣”,这是他给他的一个学生一封信里头他所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晚年的思想,事实上就是对他的知行合一的升级版,是他人生境界达到了最圆融无碍的一种状态的一个表述。

31、在缺乏先进系统之理论主义指引的条件下,与其教条主义的僵守并未理解的或者本身过时的理论,不如简单的采取实用主义。毕竟前者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后者至少可以灵活转向,虽然停滞,但不至于有太大损失。这也是先易后难之体现。但如果长期满足于这样的情形,那就不对了。

32、也正因为此,湛若水将阳明之格物直接解读为“正念头”,并有所批评,心学门徒黄宗羲亦认可这样解读,只是不同意湛若水之批评也:

33、  换句话说,如果道德行动的关键在于主体的意向或意愿,那么,当问题出在意向与意愿上,又该如何是好呢?例如,如果我们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戒烟取决于他是否有真正戒烟的意愿,那么,当我们确知此人无意于戒烟,我们仅靠一遍遍向他重复:你得有戒烟的意愿,就能使他具有戒烟的意愿了吗?相比之下,程朱的理论似乎要有希望得多。因为,他们理论认为,一个人不肯戒烟是因为他缺乏足够的知识使他了解到吸烟的害处以及戒烟的好处,所以,只要让他了解足够的知识,可以相信他就会做出戒烟的行动。

34、  这个解释对于理学,乃至对于整个儒学来说,都显得老生常谈。王阳明晚年以致良知为教。可是,他对不肯致良知者的描述近乎同语反复:他们不(肯)致知是因为他们不(肯)致知。从而,他给不肯致良知者开的药方也面临一种悖论的尴尬:如果致良知是唯一的功夫,那么,对于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办法说服他去致良知呢?

35、  然而,王阳明这里对“知”的用法却是从俗的,而没有坚持他个人的用法。按照他对知的理解,只有实际做到才能称得上“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他以孝弟为例说明:“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14)应用这个逻辑,没有实行仁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君之当仁”呢?没有实行忠的人如何可以称得上“知臣之当忠”呢?

36、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37、  吾子谓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清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12)

38、  “意是行之始”这样的话很容易让我们想起他之前说过的“知是行之始”。除非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在王阳明那里,知与意并无分别,否则,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符合王阳明所要表达的意思。为此,我们要先研究一下“知是行之始”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

39、阳明心学里最能让迷惑的一点就是良知和知行合一之知并不是一回事情。良知按阳明之说人人皆有,但知行合一之真知并非人人皆有,如果弄不清楚良知和真知的区别,则对心学所论,只会一头雾水。

40、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41、知行是一物。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达成,知行是一不是二。把知行分开讲是因为便于理解,其实知行不可分。

42、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创立了心学,他龙场悟道的创新意义是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个,他通过强烈的独特的巅峰体验,巅峰体验说的是心理的巅峰,以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的方式,完整准确地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重新表述了一遍,这是第一个创新的地方。

43、理解了“知行殊一”论,则历代为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是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聚讼不已的乱象,可豁然而解。这些都不过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而已。

44、而第二次上书中,王阳明写道:“县堂、衙宇、幕厅、仪门、六房已经完工,惟殿庑、分司、仓库、城隍、社稷坛,亦因风雨阻滞,计划在仲冬完工。”既禀报建县筹备情况,又就县治疆域、官员配置、财粮裁拨等具体事宜进行请示。

45、首先“知”和行当然是不同的两回事,更准确的说对知的接收、加工、传递的行为和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为往往是不同的两码事。不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就没办法继续讨论下去,实际上王阳明自己的论述也要承认这个前提。有时候他想否认这个前提,却难以为继。比如他说:

46、可见,王阳明在平和这个地方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和精力,平和在他的心目中就像是他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一样,让他无比牵挂。

47、即便现代人之格物,也未必完全脱离利欲之作用,比如各种家用电器之发明,减轻家务劳动之繁重,让人有更多安逸,此亦可谓利欲引发之格物也。

48、    王阳明的知行说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

49、  下面我们再看,他晚年的重要思想叫“致良知”。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学说,是源于两个两本书,一个是《四书》,一个是《大学》里的“致知”。我们前面讲到《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这是“大学”提出的,也就是一个读书人,他以循序渐进最后能够实现内圣外旺的理想。“致良知”一方面是源于《大学》的“致知”,另一方面是源于孟子的“良知”这一思想。王阳明又融汇了,道家和禅宗直觉顿悟思想,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王阳明在20多岁的时候,接触了儒家,接触了道家和禅宗思想并不是白接触的,他把禅宗和道家思想中直觉顿悟的这种思想方法有效地吸收到他的思想体系之中,这样他就使得心学思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一个境地。

50、性是和人的气质之性距离最近的局部最优气禀概率分布,也即天命之性。

51、说完这些,同学们还不能下课,接下来再补充一点。王阳明还深入进行社会调查,造城墙、修县衙、建学校、立庵庙,并亲自督造了文庙、孔庙、城隍庙。可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让这块曾经的荒蛮之地,风俗为之一变,礼制深入人心。

52、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53、知的加工生产,则是在原料生产得到的知的基础上,脱离原先具体的行本身而进行知的概括归纳推导变形等等,这个加工过程由思考来完成。思考本身也是行,但这个行和知所指涉的行之间不是非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不直接从事某个活动,也可以在间接经验(接收到的知)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对知进一步加工,产生更复杂更全面的知。

54、  我们来看一下孟子对于良知是怎么说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良能也”。就是一个人根本不用去学习,他的天生就具有这种能力的,就是我们说的良知。“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你根本不用过脑子你自己就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的,这个就叫良知。他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他举了例子,他说小孩的时候他就知道爱他的父亲母亲,等到他长大以后就知道敬重他的兄长,他说这个就是“良能”“良知”。我们看一下王阳明是怎么来报论论述这个良知的。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进井,自然知恻隐,此谓之良知,不假外求”,也就是说,这些基本的一个这种道德品质,这种基本的一种心理感受,是他天生就有的,不需要这个外面人灌输给他,他说这是天然就有的。我们从这里头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思想是和孟子的思想实际上是一体的,是一个继承关系。“良知”的实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王阳明到了晚年他又特别提出“致良知”这样的思想,这个“良知”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这个实际上是跟王阳明他这个思想不断地发展,是有关系的。从龙场悟道之后,到提出“致良知”的这十几年当中,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把他的这个思想,能够用一个最简洁明了的一个概念,一个术语能够让这个人,让这个听众,让他的学生,让其他人能够很快接受,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了大概50岁左右的时候,才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他当时就提出他说,近来却见得“良知”两字日益真切简易,抄袭与朋辈讲习,只是发挥此两字不出,缘自“两字人人所自有,故虽至愚下品,一提便省觉”。所以到了晚年的时候提出了“致良知”。他说我后来意识到“良知”这个概念是非常简易真切的,很容易让普通老百姓能够理解的,因为就算是最愚蠢的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你只要一提这个东西,他马上他就能够领悟,能够明白。“若致其极,虽圣人天地,不能无憾”。如果你能把这个“良知”修炼到极致的话,你的事业,你的事功就没有这个限制了。王阳明的“良知”事事实上融合了本体论,就是他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良知”。这是本体论,融合了认识论,也就是这个“良知”是能够认识整个世界的,它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论然后还是一个道德论,然后还有人性论。他把几种思想,几个概念,几方面的概念,融合为一的一个范畴。他认为“良知者,心之本体”这是本体论,“此前所谓横照者也”。良知就是我们整个世界的最本源的东西,是我们内心的本源,是内心的本体。“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一个天地的本源,同时又能够生成天地万物。“良知”其实很类似于道家所说的道,道家所说的太极无极。它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帝,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我们从这里头可以看出,“良知”既是世界的本体又能生出对天地万物,他又是能动的。“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累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型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良知”其实就是《易经》的那个易。易的根本道理就是它不断变化,整个世界都由它来生成,是它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道理,是一种最根本的一种基本特征。王阳明这段论述事实上就是从战国时候的《易传·系辞下》这个《传》是对《易经》的解释,《易传》里头有一篇叫《系辞》,《系辞·下篇》里头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对比看一下就可以看出,王阳明的这一段话事实上也是他自己的心血,心血的体验,然后他用个易传的系辞下来证明他已经体会到的一种境界。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刚才讲到的王阳明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六经注,是用这个六经来给他的思想来做注视,来做论证。《易传·系辞》下是说到,“不可远、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作为一个根本规律,是不断变化的,“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我们可以看到,这段话被王阳明完整地拿过去来解释他的“良知”了。

55、人生在世,如果每个念头,做的每件事,都听命良知,那最终,我们就能成为无所不能的圣人。

56、知行合一之说初衷是为了让人更重视实践,更重视行动,但最终结果却走向反面,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高论,沦为更为偏狭刻薄的心态。这或者与阳明以己度人有关。他的气质好,稍微努力下就能知行合一;而在气质差的人,空谈知行合则真如邯郸学步,本来还会走路,最后连爬都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57、这段阳明师生之间的问答就如同有毒瘾的张三问李四如何戒毒,李四说“你要知道吸毒不好”,张三说:“我知道吸毒不好,但现在问的是怎么戒毒?”李四说“你既然知道吸毒不好了,还问什么,吸毒不好明明白白,你不肯用功戒毒还有什么可说的?”

58、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59、这基本上就是心学核心,后人不断把悟道过程用文字记录,导致分支五花八门,还内讧,这也算是人性的体现。最终目的,就是在无序的人类欲望碰撞中找到规律,这句话不好,要把人欲碰撞比喻成水,你就可以借水势做你想做的事儿了,切记,判断失误会淹死,逆流而上会淹死,你只能顺势往左往右,别撞石头上碰死。

60、知的原料生产是和行本身直接相关的,行本身直接产生了这个知,这个知的内容所指涉的行本身可以产生这个知。比如游泳产生的关于游泳的知,捕猎产生的有关捕猎的知。这个知实际上也就是人关于某类行为的直接经验。这些经验是这个行为直接产生的(虽然其中也离不开观察思考等行的作用)。

61、·本文采访鸣谢:平和县纪委监委、平和县委宣传部、九峰镇d委政府

62、徐爱说:“现如今许多人知道应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做不到孝顺、友爱,这样看来知和行分明是两件事。”

63、  在王阳明那里,知行之间并不存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种相对固定的界限,当我们还在困惑于为什么他将平常归为心理活动而非客观行动的“好恶”纳入行的范畴时,王阳明走得更远,他径直宣布,“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

64、不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能引起许多困惑的,而这种困惑很大程度是因为王的理论本身并未做到自洽。

65、心即理,直白而言,就是心理合我们的心中有天理,为人处世必须要发自本心,如此,天理才能呈现。不能心中所想和行动分道扬镳。

66、  然而,在解说《大学》工夫系统时,王阳明首先就否定了修身作为功夫的独立意义:“要修这个身,身上如何用得功夫?”接着,又取消了正心作为功夫的地位:“然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如今要正心,本体上何处用得工?必就心之发动处才可着力也。”(16)这样,一层层推到诚意:“心之发动不能无不(17)善,故须就此处着力,便是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18)既然如此,致知格物作为工夫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大学》本文明确说“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阳明不能像对待修身、正心那样处理致知格物。他对诚意之本在于致知、致知在格物的疏通颇堪玩味。

67、  在西方的心灵哲学(philosophyofmind)、哲学心理学(philosophicalpsychology)、行动理论(theoryofaction)以及法哲学(philosophyoflaw)等学术领域,关于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已经被反复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安斯康姆(G.E.M.Anscombe)的《意向》(Intention,1957/1963),戴维森(D.Davidson)的一系列相关论文,收入其《行动与事件论文集》(EssaysonActionsandEvents,1980),塞尔(J.Searle)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AnEssayinthePhilosophyofMind,1983),布拉特曼(M.Bratman)的《意向、计划与实践理性》(Intention,Plans,andPracticalReason,1987)以及《意向面面观:意向与行为主体论文选集》(FacesofIntention:SelectedEssaysonIntentionandAgency,1999),谭普森(M.Thompson)的《生命与行动》(LifeandAction,2008),桑第斯(C.Sandis)编《行动解释新论》(NewEssaysontheExplanationofAction,2009)等②。自从安斯康姆对意向做了经典的三分,即:未来意向(intentionforthefuture)、用以行动的意向(intention-with-which)以及有意识的行动(intentionalaction),哲学家们围绕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提出了各种观点,广泛讨论了作为行动的意向、行动中的意向、作为计划的意向以及意向与心理状态、意向与欲望(desire)、意向与信念(belief)之间的关系。

68、你品,你细细品,“致良知”不正是强调“德”,强调“君子敬以直内”,而“知行合一”,不正是强调知“德”在前,行“道”在后,也就是坤卦《文言》的“义以方外”,这不就是《大学》所言“止于至善”换了一个说法吗?

69、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暨学术委员吴光:

70、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71、内容提要:“知行合一”被看作王阳明标志性的哲学观点之一。王阳明有关知行合一的思想比较复杂,它由很多命题构成。文章着重讨论知行合一这个命题所包含的一个一般性的哲学问题:在道德行动中,意向与行动究竟是什么关系?通过逐一分析王阳明的相关论述:好恶属行,念动是知亦是行,意是行之始,知是行之始,我们发现,在意向与行动的关系问题上,王阳明的理解已经涉及作为行动的意向、作为善良意志的意向这些层面。前者有将有意识的行动与用以行动的意向融合的倾向,后者则注意到意向与意欲或意愿的联系。由于王阳明在使用“意”这个名词时并未自觉地意识到其不同面向,在其论述中产生了一定的混乱或自相矛盾。王阳明的思路是:假设人都有行善的善良意愿,从而使得行善就变成听从或顺应自己内心召唤的简单之事,对于当代道德哲学、行动哲学的相关讨论不无启发,也许行动的最终源泉既不是理性计算,也不是感性冲动,而在于行动者固有的美德。

72、天地一元之气,流转运行,无一息之停,此为纷纭变化之物质现象也。阳明所谓主宰者,即天理也。人得天地之气而生,心也是气的基础上而成,仍旧是物质之心。心学中代表客观物质的是气而非物,此一元气论基础上形成的强调人之主体性自觉性的体系与一般西方所谓唯心主义还是有所区别。

73、先生说:“这是因为心已为私欲蒙蔽,不是知与行的本来面貌了。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情况,知道了而不去做,那就是不知道。圣贤教人去知、去行,用意正在于使得知与行复归其本来的面貌,不只是简单告诉你怎么去知、去做就可以了。所以《大学》里给出个真知、真行的例子,‘就像喜欢美色,就像讨厌恶臭’。见到美色属于知,去喜欢就是行,只要一见到美色便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并不是看到美色后又起个念头去喜欢;闻到恶臭属于知,去讨厌便是行,只要一闻到恶臭便自然而然地讨厌上了,并不是闻到恶臭后又起个念头去讨厌。就像一个鼻塞的人虽然看到眼前恶臭的东西,但鼻子闻不到恶臭的气味,便不会十分讨厌它,这也只是因为不曾了解到它的臭而已。例如,称某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必然是因为这个人已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行为,才可以称他为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如若不然,只是说些知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话,怎么可以称之为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呢?又比如,知道痛,一定是自己痛了才知道痛;知道寒,一定是自己冷了才知道寒;知道饿,一定是自己已经饿了才知道饿。知和行如何分得开?这便是知与行的本然面貌,不曾被私心杂念所隔断。圣人教导世人,一定是要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知,否则就是还没有真正的知。这是多么紧迫而实在的功夫啊!如今硬要说知和行分作两件事是什么意思?而我将知与行说成一回事,又是什么意思?如果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说,只是去分辨知与行究竟是两回事还是一回事,又有什么用呢?”

74、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

75、接下来,划重点了,王阳明还推行了“十家牌法”,这个方法厉害了。首先是将各家门面的小牌挨个审查真实,十个家庭编排完成后,按照制定的样式造册,等到遭遇拘捕传拿和差遣调用等项,按照造册处置分配,再没有躲藏逃脱漏网之人,一县的事,如视掌中。这个方法管理特别广泛,不仅盗贼可以平息,诉讼也可以减少。

76、 “知”为意之体,“物”为意之用。“格物”之“格”作“正”解。“致良知”即是“诚意”,“格物”也是“诚意”。“致良知”是“诚意”之体,“格物”是“诚意”之用。致良知是知行合格物也是知行合一。

上一篇:小乌龟富兰克林的故事(简短27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句子大全

  • 王阳明名言三重境界(简短98句)
  • 历史人物王阳明简介(简短28句)
  • 2023精选103个适合一辈子不换的网名
  • 王阳明知行合一语录(简短82句)
  • 王阳明60句经典语录(简短92句)
  • 王阳明的书籍推荐(简短21句)
  • 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思想(简短30句)
  • 2023精选62个自己适合一个人的网名
  • 王阳明四句教具体内容(简短68句)
  • 王阳明最有名的十首诗(简短13句)
  • 2023精选88个适合一男一女用的网名
  • 王阳明的名言(简短48句)
  • 适合一个人的句子伤感(简短114句)
  • 王阳明名言录(简短35句)
  • 王阳明名言100(简短77句)
  • 王阳明心学经典句子(简短77句)
  • 句子大全相关栏目

    推荐句子大全

  • 清明节的寓意和象征(简短40句)
  • 尽力而为造句(简短32句)
  • 影视剧经典搞笑幽默台词(简短13句)
  • 100个顶级思维小故事(简短26句)
  • 巴尔扎克是哪国的(简短37句)
  • 人声鼎沸造句子10字(简短60句)
  • 哲理深刻的2字词语(简短58句)
  • 巴菲特投资语录103条(简短121句)
  • 最新句子大全

  •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简短77句)
  • 小乌龟富兰克林的故事(简短27句)
  • 节水小常识100条(简短62句)
  • 有关节约粮食的名言(简短23句)
  •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简短100句)
  • 读书故事演讲稿(简短106句)
  • 女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故事(简短41句)
  • 关于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或诗句(简短18句)